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马文豪:自强自立好少年

  本报记者 方力 

  

  上虞市盖北镇中心小学六(5)中队的马文豪,日前赴北京参加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3岁的马文豪是2009年“浙江省十佳优秀少先队员”,也是我省参加今年全国少代会唯一一名农民工子女代表。

  8岁学会做家务

  马文豪的家租住在上虞盖山脚下的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农民房里,父母都在化工厂打工,收入不高,他深知父母的艰辛。

  8岁那年,马文豪的父亲上夜班骑摩托车不慎滑倒,摔裂了头骨,住进离家很远的上虞市人民医院。母亲急着去照顾父亲,把马文豪和哥哥留在家里,临走时嘱咐他们照顾好自己。

  “爸爸住院,妈妈要照顾他,已经很忙了,我和哥哥不能让他们担心啊。”从那时起,懂事的马文豪决定帮父母分担家务。

  做饭、炒菜、扫地、洗衣服……对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困难可想而知。第一次炒菜,马文豪就把油和水混在了一起,滚烫的油溅了他一身,手上还烫起了泡。这时,他才明白,自己每天吃到香喷喷的饭菜,都是妈妈这么辛苦做出来的。

  在爸爸住院的一个多星期,马文豪学会了做基本的家务活。也是从那时开始,不管父母在不在家,他都主动承担起家务事。

  比同龄人付出更多

  马文豪和哥哥于2005年跟着父母从安徽来到上虞盖北,入读盖北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刚进入新环境,马文豪还有些不适应,面对陌生的同学,他不敢说话,感觉自己和同学是两个世界的人。

  “我既然到这里生活、学习,如果总这样下去,对自己不好,爸爸妈妈也会为我操心的。”马文豪决心尽快融入这个新的环境。于是,他开始主动和同桌说话,聊聊当地和老家不同的生活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向同学虚心请教。渐渐地,班里的同学喜欢上了这个朴实的安徽男孩。

  刚到上虞读书时,马文豪学习基础不好,心里很焦急。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制订了一份详尽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现在,他的成绩已经名列年级前茅,但仍认为自己学得太少。每天吃完中饭,马文豪都会到校图书馆看书,老师和同学都称他是个“贪婪的小书虫”。

  尽力帮助困难同学

  如今,马文豪已经完全融入了新环境,同学们还给他起了个绰号“马大管家”。作为中队长,他把中队管理得有条不紊。有时遇上同学为一些小事争吵,他总是上前劝阻,像个小老师似地开导他们。同学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他也会主动耐心地帮助他们。

  “刚来学校的时候,老师和同学给我很多鼓励和帮助,我才有了今天的进步。所以我也应该去帮助其他困难的同学。”

  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学校转来3位四川小朋友。他们的家在地震中倒塌了,生活非常困难。马文豪向老师提出,向这几位同学赠送一些学习用品,并组织捐款。马文豪率先掏出了省吃俭用的5元钱,“虽然我家钱不多,但我会尽力帮助更困难的同学”。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马文豪:自强自立好少年 2010-06-01 nw.D1000FFN_20100601_8-00001 2 2010年06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