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新世界
吴雅茗
吴雅茗
2年。730个日夜。
时光只微微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城市。
可是,当我们踏上这片放不下牵挂的土地:汶川、北川、青川,映秀、擂鼓、乔庄……
人人惊赞:什么时候,停摆的时钟,已经校正如常?——废墟上,已然挺立起一个美丽新世界!
这个新世界,梳了大半的妆,一派欣欣向荣模样。
我们不及按下相机快门,就请眼睛记录下沿途的风光:平整的公路、连排的大棚、漂亮的学校、安置房,以及公园、音乐广场、博物馆……
我们赞叹这个世间无双的巨型工地,处处塔吊林立,机欢人忙。成片成片将成的建筑,向着天空,一天一个样……
是谁,书写了这个生机勃勃的新世界传奇?
我们一路找寻答案:
——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他们用达观治愈那些撕心裂肺的痛与伤。从灾难中汲取信心,汲取力量。
正如那首屡唱不衰、唱遍全国的《山歌再起》。文化局发出文艺节目征集令时,从小学生到年过七旬的老人,谁都想上场。
它的每个节目都诞生于板房,每个节目都是百姓自己创作、编排、演出。
它向世人宣告:我们很好很乐观很坚强……
那些在生活中放歌的人,我们来不及细细询问他们的故事。我们只看到,在青川枣树村,一只手的石光武办起小卖部;在东河口镇,被掩埋了家园的何清凤的农家乐即将开张……
——是深情相助的各省手足同胞。
浙江等18个省市的倾力援助,让这片土地诞生了奇迹。
板房会议室深夜的灯光,让我们知道青川的日新月异从何而来;
24小时三班倒的建设效率,让我们明白木鱼中学为何能在一年间崛起;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这样的援建精神,让我们了解,为何石坝乡74岁的山里阿婆,会真切地唱起挽留的歌。
——是我们引以为豪的祖国。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经历浩劫之后,中华民族凝聚力得到巨大释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最佳阐述……
站在这个新世界,我们深信:玉树的明天,一定也会拥抱美丽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