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期待
王玉宝
王玉宝
一切因“中国”而别有意义。
奥运会因中国而绚丽夺目,世博会也因中国而璀璨生辉。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国家已拥有非凡实力。大的背景是,这个国家对“声光电化”现代文明的百年追逐,至今日终有了质的跨越——中国正由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更大的背景是,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拥有30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日益站到全球舞台的重要位置,新的人类文明正在孕育、激荡。
一切都因此而有了转折性的意义。而中国,恰恰是这一变动中最靓的符号。
还记得,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照相机、电影、汽车等近代工业文明成果进入中国时,激发了多少惊奇和赞叹,以至近现代一批批仁人志士,掀起一波波学习西方的风潮。如今,“中国制造”已经远销工业文明发源地的西方社会,成为后者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器具。
在上海世博园区,庄重的中国馆掩映在鳞次栉比的各式建筑中,高大巍峨的文化中心,宛若“天外飞仙”,夜晚时闪耀点点星光。一切都在印证着这个国家塑造有形世界的超凡能力。
不过,在享受世博荣耀以及“声光电化”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还应有更多期待——
与产品的塑造能力相比,更本原的是科技的综合实力。比肩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基础科学领域的原始研发能力都存有差距。当最新的科技成果争奇斗艳于上海世博会时,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今后在此方面有更大建树。
更大的期待在于,中国如何汲取五千年文化传统和世界文明的精华,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助力人类向前攀登。
曾经预言“全球化”的奈斯比特及其夫人在《中国大趋势》中,把解放思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摸着石头过河、融入世界、自由与公平等八个方面列为中国新社会的支柱。他们认为,中国正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一种有别于西方的文明模式。
他者的观感,也许能展示一种相对客观的视角。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已经在21世纪的中国烙下一个个前进的印记。但仍须知,中国的前方仍路漫漫而修远。中国制造在贡献人类福祉的同时,中国文化的输出仍面临巨额逆差,还有待国人加鞭奋蹄。
根本上说,世博是集中展示“如何让人生活得更好”的文明。多元文明在此激荡,必将孕育未来文明的新种子,也必能启发中国未来发展的智慧。对此,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