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第一要闻版

再也不能让群众连续举报48次——

义乌治理10种“慢作为”

  记者 徐晓恩 徐贤飞

  报道组 张丽莹 

  

  本报讯 经过群众48次执着举报,位于义乌城区经发大道上的“玩吧”KTV终于因严重噪音扰民被关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参与处理该KTV事件的义乌市综合执法、工商和文广新局,却受到市里的通报批评。

  “老百姓为什么连续举报48次?就是因为事情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义乌市纪委副书记胡爱芬说,“一个小小的噪音扰民事件,三个部门都出手了,投诉是受理了,处理也处理了,但三个部门每次都是应付性处理,行政效率低下,这就是典型的行政‘慢作为’。”

  这件事在义乌机关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人表示,这回市里处理“慢作为”,动了真格。

  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环境,3月初,义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治理行政“慢作为”暂行办法》,开展“创新创优,提质提效”主题实践活动,列出干部队伍“慢作为”的表现形式和处罚办法,治庸治懒。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说,义乌当前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抢抓金融危机后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期,加强机关效能和执行力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创优、提质提效”,有利于再创发展新优势。

  义乌市这次列出了十种“慢作为”表现,包括对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机关的会议决定事项、文件明确事项、领导批示交办事项久拖不办,没有回音,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变相执行、有选择执行等。按照办法规定,对“慢作为”的当事人,首次“慢作为”的,给予诫勉谈话,责成其向服务对象道歉,同时取消责任当事人当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年度内两次以上(含两次)“慢作为”的,从重处理;对单位年度内三人次以上(含三次)“慢作为”的,给予该单位全市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属单位行为造成“慢作为”的,给予该单位全市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义乌市自“创新创优、提质提效”主题实践活动以来,开展了多次“治庸治懒”专项检查,现已有36位机关干部分别受到扣发奖金、调离岗位、通报批评、行政撤职等处罚。义乌市许多机关干部表示:决不让工作事项在我这里延误,决不让工作误差在我这里发生,决不让基层群众在我这里受冷遇,决不让不良风气在我这里出现,决不让义乌形象在我这里受损。 


浙江日报 第一要闻版 00001 义乌治理10种“慢作为” 分社记者-徐晓恩-金华分社-浙江日报 2010-03-22 nw.D1000FFN_20100322_2-00001 2 2010年03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