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热风社会·脉象

城市流浪者 为何不愿踏进救助站

  本报记者 陈惠  

  

  气温陡降,寒风凛冽,此时没有人不渴望家的温暖。在记者随同进行的劝助活动中,却发现许多长期露宿在城市里的流浪者,面对救助站敞开的大门选择了拒绝。

  “这边揽活容易,救助站太远了”

  下午3点,记者来到汽车东站,高架桥下铺了10多个地铺,地铺旁边杂乱地堆放着几只脏兮兮的旅行箱,旁边还散落着几个劣质烟头和方便面的包装袋,3位外出归来的民工坐在地铺上,倚着冰冷的桥洞,一起分食着两段黑乎乎的烘山芋。

  从安徽来宁打工的民工乔师傅,今年44岁,在这里已经睡了快半个月了。他告诉记者,在杭州已经有两年,老婆在家里种田带孩子,全家主要收入都指望他。年关将近,活却越来越少了,这两天他又陷入失业,就待在这里。这里露宿的农民工多数相似,靠出卖体力打打零工,一个工活结束,就回到这里等待新活。 

  “杭州有专门的救助站,提供的住宿条件舒适、温暖,而且不收费,为什么不去?”记者问道。

  “这里容易揽活,如果有人来招工,车就会停在路旁,离开了这个路段,就很难揽到活了。”茅师傅避开记者的眼睛自言自语。

  天气越冷,越容易乞讨

  “大爷,天气冷了,晚上要下雪,不要在这里了,跟我们到救助站去吧。”工作人员上前一字一句说道。

  在文一路物美的天桥上,一位老年人在角落里瑟瑟发抖,身上仅盖单薄的一床被褥,边上放着一把手推车,上面扎着一堆衣物。

  “晚上有地方住吗?”

  “有的。”

  “在哪里?”

  “就在附近,搭起了棚子。”老人不愿意就此离开,天桥上过往的行人经常往饭盒里扔进一把把硬币。

  “天气越冷,越容易乞讨。大多数的流浪者以行乞为生,对他们来说关键是要赚钱。”民政局福利处的工作人员深有感触。

  记者初略统计了一下,昨晚巡查人员共劝导了10位乞讨人员,尽管他们接走了巡查人员送上的棉被等物资,但没有人愿意去救助站。

  “我自己买了到深圳的火车票”

  “哦,是你,怎么现在到这边来了,以前你不是都在西湖景区吗?”原来,这位残疾的流浪者进站好几次了。这名流浪者是河南人,姓杨,到杭州有六年了。

  “你们给我买去深圳的火车票,我要去那里。”

  “你是河南人,我们只能帮你买回家的车票。你去深圳做什么呢?”

  “看孙子,我儿子一家都在那里。”老杨理直气壮,不理睬工作人员的诚意。

  “跟我们回救助站吧,这里太冷了。”

  “去救助站干吗?我不想回家。”看到工作人员没走,老杨有点火气。

  “我自己买了到深圳的火车票了。”老杨拉开外套,从里面的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张火车票:杭州到深圳,7号下午两点,硬座,210元。

  听救助人员劝他回到住宿时,他不情愿地起身,跛着一条右腿,拄着拐杖离开了。

  夜幕降临,排查还在继续……

  为何城市流浪汉不愿意进救助站?杭州民政局一位工作人员看完记者的初稿后,特意打来电话,说说他了解到的情况。

  他说,在他与流浪人员多次的聊天中,流浪人员总是说“救助站的条件固然很好,这里能吃好睡得好,而且全天供应有热水,我们很感谢政府的良苦用心。但是,你们救得一时能救我们一辈子吗?救助站只能住几天,从这里出去以后,我们又要继续流浪生活啊。”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大多数流浪者更希望政府能够介绍一份工作给他,比临时救助更管用。

  以前,收容所更强调治安、市容等城市强制管理功能。现在的救助站,作为政府对困难群体的临时性救助机构,则突出政府服务功能。

  “救助站只是临时救助,最好的方法还是实行全国大社保,加大对贫困地区困难人群的补贴力度,好在这一天很快来了。”有关专家认为。


浙江日报 热风社会·脉象 00014 城市流浪者 为何不愿踏进救助站 本部记者-庞承-钱塘周末部-浙江日报 2010-01-08 nw.D1000FFN_20100108_3-00014 2 2010年01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