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分离六十年的骨肉情
——读张至璋《镜中爹》
1949年的上海码头,一条去台湾的大船圆了少年的乘船梦,却隔绝了一生的父子情。从此,一张老照片是他的“镜中爹”。这个少年就是台湾著名作家张至璋,在他的新书《镜中爹》中,深情地追溯了两岸60年的离乱史和割不断的骨肉情。
在两岸音讯不通的日子里,那个没有父亲的少年,对父亲不在身边的日子早已习以为常。可是有时,他对父亲的渴望又那么真切。看着褪色的家书,眺望对岸的大陆,看着镜中自己与记忆中的父亲日益相像的容貌,他无限感慨。书中点点滴滴的生活呈现出的是台湾当时真实的社会境况。
分离五十年后,岳母林海音的一句提醒,作者从澳大利亚到江南寻父,踟蹰在外滩,捕捉童年的温情。从一点点蛛丝马迹,艰难地跟踪线索,找寻自己的父亲。于是,一路上他看到父亲的笔迹,听各种人谈论自己的父亲,追寻父亲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这一找寻之旅让人心碎,也许是血缘上的神秘联系,使得作者能够一路追寻,一点点接近,把一直空白着的父亲慢慢勾勒出来。父亲在大陆如同无数个普通的中国人一样,默默地生活,默默地消失,甚至不会留下多少痕迹。而凭借着仅存的一点点资讯,作者不单找到了父亲,他甚至找到了父亲当时的心情和想法。让这个人通过他的笔,重新回到人们的眼前,从一个名字恢复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书中最感动我的一个细节是作者发现自己的父亲改换了姓名,又把自己的年龄少写了十年。他顿时敏锐地认识到,父亲是想保护在台湾的妻儿,同时父亲也知道今生重聚无望,自己必须单独面对人生的暮年,因此,把岁数改小,为的是能够多工作几年,好多积蓄一点工资养老。而更让人伤感的是,一切竟完全如他所料:由于没有大陆方面的资料,作者和母亲姐姐在台湾没有成为“匪谍亲属”;而父亲到了退休时,作为一名平凡的退休工人栖居上海。
作者以他自幼在台湾形成的观念,先入为主地认定父亲一定是遭受了迫害。在他的猜测和臆想当中,父亲的命运是一种特殊的悲惨命运。然而,经过这番寻找,他发现父亲在“文革”中成了“光荣的工人队伍的一分子”,在堂弟与其他亲友的叙述中明白了这在当时与迫害无关,且是一种极为正常、合理的现象。
这个事实的确认十分重要,正是通过这样的描写,作品才全面超越了个人命运的局限性。它告诉我们,两岸离乱所造成的无数家庭天各一方,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完全是历史和时代酿成的。小人物与大时代,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书的结尾处,作者写下了这一段话:“这些年,随着追寻您的一步步足迹,随着儿的一个个字书写,儿与您越走越近,您再也不是‘镜中爹’了。”其中寻亲的曲折与种种机缘巧合,让作者不禁在最后道出:“不是我找爹,是爹在找我”的感叹。这一刻,分别了半个多世纪的父子在书中团聚,这一刻,海峡两岸不再分开。
读完全书,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怀抱历史悲怨的人,不可能完成这本书;一个不能温柔透视历史的人,也不可能完成这本书;一个没有赤子情怀的人,更不可能完成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