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石麟:
奥运工程中的“中国声音”
1968年,气势恢弘的首都体育馆在北京白石桥畔竣工,在我国空间结构领域,它是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代建筑。
当时,我花了两个礼拜的时间,才为首体做好网架屋盖结构的计算。条件有限,主要靠手算。要是放到现在,借助计算机,这样的任务大概只要两三小时就能完成。
首体是当时我们国家建筑中跨度最大的网架结构,也就是从这里起步,我们逐渐成为空间结构的大国,现在我们国家正向空间结构强国迈进。在目前全世界所建造的34种空间结构中,中国已经具备了33种,剩下的一种叫“索穹顶”的空间结构,现在只有美国能够娴熟运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他们的体育馆采用的就是这种结构。在技术上,我们已基本掌握了这种结构,不过在实际应用方面还需要等待机会。
观看北京奥运是令人激动的时刻,因为电视里播放的不少奥运场馆我都曾参与其中的建设。关于鸟巢的认证会,我就参加了六七次,在重大工程的国际合作中发出了“中国声音”。
水立方建设期间,我带领着浙江大学的一支小分队,前后一年时间,为水立方做了部分结构分析工作。其中,球结点的受力复杂,澳方无力承担,都是由我们提供分析公式。另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是,某个建模方案,澳方用了一天才完成,我的一名博士生只用8分钟就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