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09版:喜庆新中国六十华诞·经典中国

东方奇葩“小百花”

  历史档案:1978年,为弥补“文革”期间形成的戏曲人才断层,浙江省各专业越剧团招收近两千名学员,大力培养青年演员。1983年,其中28名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佼佼者,组成“小百花演出团”赴香港演出,《五女拜寿》、《汉宫怨》等14场演出场场满座。作为新中国当代越剧艺术最具经典意义的女子专业表演团体之一,她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东方奇葩”。“小百花”寓青春亮丽于艺术创新之中,赋古典以现代舞台的综合美感,成为浙江戏曲乃至中国戏剧的金字招牌。

  

  杭州教工路95号的楼顶伫立着一块大标志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每天上班,团长茅威涛都会习惯性地抬头望上一眼。直到现在,看到年轻女孩们重新演绎“小百花”的经典剧目,茅威涛总会忍不住回想26年前的情景。

  “五朵金花”一举成名

  “四个花旦两百岁,三个老生两颗牙”,这是改革开放初期,越剧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写照。为此,我省大力培养年轻演员,举办了全省戏曲“小百花”会演,而后又从全省60多个越剧团中选出茅威涛、何英、方雪雯、董柯娣、何赛飞、夏赛丽、陶慧敏等40名优秀越剧新苗。

  对于入选的“小百花”们来说,1983年是异常难忘的,她们在省艺校接受了近一年的强化训练。编剧顾锡东、导演张俊生、作曲胡梦桥、昆曲名家汪世瑜等都曾辅导她们。

  1983年10月24日,“小百花”赴港演出并一举征服香港观众。14天演出15场,“小百花”创下了香港戏曲演出日程最紧的纪录。1984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挂牌成立。尹派小生茅威涛、傅派花旦何英、张派老生董柯娣、张派花旦何赛飞、范派小生方雪雯这“五朵金花”,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戏曲梨园娇艳的花朵。

  同年10月,“小百花”的经典剧目《五女拜寿》晋京演出。作为国庆35周年的献礼,文化部邀请了两个团到北京进行专场演出,“小百花”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次晋京演出,确立了“小百花”在越剧界甚至整个戏剧界不可替代的位置。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前,八十高龄的邓颖超接见了她们,并欣然提笔赠言:“不骄不满,才能进步,精益求精,后来居上。”

  在传承中突破创新

  “小百花”的导演杨小青表示,“老”越剧要有新观众,就要改革,要发展,需要从改良“基因”开始。

  “小百花”广纳国内外创作人才,开拓文化视野,为自己寻找新的定位——适应新时代,培育新观众,为越剧的艺术表现寻找新的增长点。

  《陆游与唐琬》是剧团演剧风格转折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它弥补了自宋代以来中国戏曲文人情怀与世俗情趣脱节的缺憾,使越剧的受众面大大扩展。2003年,经过重新加工后的《陆游与唐琬》荣登首届国家十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之列。

  2006年是中国越剧诞生百年,浙江小百花越剧举办全国巡演,《藏书之家》、《春琴传》和新版《梁祝》3个题材与风格完全不同的剧目,再次引起了越剧界的关注。

  关于“小百花”对越剧的探索,茅威涛曾提出,要坚持三个不变:越剧的写意性不能变;女子越剧的主体不能变;嵊州方言和基本唱腔不能变。但是,这不意味着墨守成规。

  2008年8月7日,在国家大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献演新版越剧《梁祝》,其基本框架完全承袭徐进先生当年的剧本。但对于现代观众来说,朴素的爱情有了一次华丽转身——舞台是现代化的,各色灯光空灵而写意;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唯美典雅;现代舞成为全剧的点睛之笔;最后一幕“山伯之死”的唱腔则改为抒情的“彩调”。

  “小百花”再一次用创新实践证明:古老的越剧,通过现代戏剧的诠释方式,更好地传达了东方美学的诗意与浪漫,戏曲舞台永葆青春。


浙江日报 喜庆新中国六十华诞·经典中国 f0009 东方奇葩“小百花” 本报记者 刘慧 见习记者 马黎 2009-09-30 48256F32002924A6482576080031FED6 2 2009年09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