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周末特刊

卜茂兰:小村庄里的大收藏家

  在东阳巍山镇下卜宅自然村,一座普通农家庭院里,堆放着近万件收藏品,有的收藏艺术品,凝聚着几千年的光阴。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羊尊”,竟然摆放在楼梯拐角处;西汉时期栩栩如生的男俑、女俑,也被随意放在窗前。最近,77岁的主人卜茂兰对记者介绍说,他正在忙着筹建一个民间博物馆。为了实现人生最大心愿,他忍痛割爱从收藏品选出43件,送往北京宗兴瀚博拍卖公司等四家拍卖行进行拍卖。鉴定师给出估价在5000万元左右。他对记者说:“如果不是为了建造博物馆,说什么我也舍不得卖,收藏才是我最大的乐趣,这几十件藏品都是我最珍贵的东西。”

  一块弹片引上收藏路

  一个读书不多的农民,怎么会走上收藏之路?卜茂兰说,这缘于一块弹片的收藏。

  1951年5月,风华正茂的他应征入伍,奔赴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当年12月,在一场激烈的战役中,英勇杀敌的他,不幸被飞来弹片击中了右胸部,手术后医生把取出的弹片交给了他。这弹片上凝结着他流出的鲜血,只要收藏着,就能深深记住侵略者的罪恶行径;只要收藏着,更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这段难忘经历,使收藏变成了他最大的业余爱好。

  刚开始接触收藏的时候,卜茂兰偏于政治类收藏品。1953年的一天,他在阅读《人民日报》时发现,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要投资7万万两黄金。这是一个物化在黄金上的投资数额,从中让他感悟到国家建设的宏大决心,也让他看到新中国发展的希望。于是,他把刊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图的《人民日报》收藏起来了。随后,他还常把收藏品拿出来自我欣赏,从中领悟到收藏的教育意义。

  一种爱好坚持了57年

  从收藏一块弹片、一份《人民日报》,到收藏爱好者,再到大收藏家,卜茂兰在收藏道路上已整整坚持了57年。

  卜茂兰工作期间,刚好经历了由自然灾害引发的三年困难时期,有的农家,为了生计变卖祖传家藏。卜茂兰有收藏偏好,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要把自己看中的收藏品买到手。卜茂兰对记者坦言,在那个年代,根本没有收藏意识和投资意识,只是凭着自己一种爱好在搞收藏,更不知道收藏品的好坏,只是心里喜欢就掏钱买。矢志不渝搞收藏,他从没有松懈过。

  从部队到公安干警岗位上,再精简回老家东阳,他没有气馁,没有消沉。凭借战场上磨练出来一股硬劲,一种拼搏精神,吃苦、干活冲在先,赢得村民们的好评。他先后被大家推选为生产队长、民兵连长等职务,所在生产队也被评上红旗生产队。村民虽然知道他喜欢收藏,但因口碑好,根正苗红,文革期间没有被抄过家、挨过斗,收藏品也逃过了一劫。青田石雕、梅花笔筒、青铜器、玉器、山水画等收藏品都被完整保存下来了。

  卜茂兰爱好收藏,还与他的家世颇有渊源。祖先曾给他留下了一部分古董。为了弄清藏品来历,他利用业余时间“啃”起了历史书籍。结果越“啃”越来劲,辨认藏品能力也日益提高。但是,他查遍了所有书籍,都弄不清楚祖上传下来的两件器物的名称和来历。困惑中他拍下照片寄到北京《收藏》杂志社,没想到也难倒了。后来,照片转给了北京观复博物馆馆长、著名玉器收藏专家马未都。马馆长研究后认为,两件器物分别是用“汉八刀”手法雕刻的“蝉祖”和“人化龙”。马馆长还表示,这么大的“蝉祖”还是首次看到,如果是真品,当属全国罕见。据他自己介绍,从事收藏57年来,只出卖过一次藏品。那年,儿子结婚买家具家中缺钱,他就偷偷地变卖了一把壶。没想到此事被妻子知道了,遭到了一顿骂,至今妻子还在念叨着那把壶。正因为有了家人对收藏的热情支持,他再也没有卖过其它收藏品。真真假假,反反复复,在收藏和保护之中,成就了一个民间大收藏家。

  一个心愿伴他一生

  为了传承文化,2004年卜茂兰赴北京参加了第四届收藏文化博览会。他带去7件藏品去见世面,凑巧碰到了中国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树青。史会长在他展位上看了许久,特别对一方鸡血石印章把玩再三,说:“不错,不错,到底是老收藏家了,都是好东西”。

  在卜茂兰家里,记者目睹了许多奇珍异宝。有北宋时期的象炉,因香炉雕着两个大象头,三只脚雕成象脚形状而得名。还有古代的祭天礼器,这组玉器共有6块,是用和田玉制成的。看上去有点青色,那是它的保护色,如果擦干净了,就会看到玉的本来面目。卜茂兰的藏品共分陶瓷、玉石、青铜器、古玩、字画等五大类。

  这么多的收藏珍宝,除了与朋友共欣赏、同释义外,还有什么用呢?他对记者说:“一件收藏品,代表着一个年代的文化精髓,我最大心愿——想在村子里建一个面积达一万平方米的博物馆。”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已先后致信给国家文物局等单位,给出答案是:“民间私人建造博物馆是可行的,但是资金需要自筹。”据初步估算,建一个民间博物馆,起码也需三千万元资金。怎样筹集到这样一笔巨款呢?卜茂兰打算是:一是寻找称心的合作者,二是通过变卖小部分收藏品,把变卖的钱用来建博物馆。接着他解释说,如果博物馆建好后,免费对民众开放,同时对收藏爱好者进行鉴赏能力的培训。现在,许多人只知道古董值钱,却不懂得鉴赏、释义,他建博物馆的目的,不是为了藏宝,而是为了让更多人接受艺术教育。

  有人评价卜茂兰说:“他是一个精神富有者,却是一个物质贫乏者。”卜茂兰说:“我有责任、有义务,将祖宗留下的东西传承下去,将历史面貌展示给大家,以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为了实现自己一生最大心愿,如今,卜茂兰经常奔波于北京与东阳之间。据记者了解,他收藏品委托拍卖公司中,有一家是北京建亚世纪拍卖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和信誉、较成熟的综合性拍卖企业。我们企盼着,卜茂兰的收藏品能在北京拍出理想的价格,这不但是对老人毕生收藏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建造民间博物馆的最好保证。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卜茂兰:小村庄里的大收藏家 ■本报记者 徐宪忠 东阳市报道组 楼天茂 2009-08-28 48256F32002924A64825761C0009F625[A2-徐宪忠≈B1-杨新元] 2 2009年08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