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文教科卫新闻·政治与社会新闻

汉字“整形”引热议

网络调查显示,逾八成网友表示反对

  历时8年打磨、收录8300个汉字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日前终于面世,当下正在征求意见。

  其中,琴、亲、魅等44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这引发了争议。

  争议:微调是不是瞎折腾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琴”字的上左“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这些字变化后,从辨认到书写都还不至于出现障碍,但将“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变形就有点厉害了。

  有网友大呼:“小学白念了!这不是添乱嘛!”

  某网对此展开网络调查,选择“胡闹,这不是穷折腾人吗”占87.03%。

  回应:微调参考了书法美学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说,比如“籴、汆、褰、衾”的下部末笔“捺”变“点”,可能是参考书法中“避重捺”;转变笔形,是为了使整个字重心稳定、间架匀称、字形活化。

  谈到争议较大的“琴”字,他介绍,其实在目前的书写体系中,“柴”、“碧”、“地”的“止”、“王”、“土”部分都是“提”。这次微调只不过是将以往习以为常的书写习惯给别过来。

  李宇明说,在对该字表进行讨论时,大家参考了包括清华大学美术系、北大方正字体设计专家的意见。

  他强调,微调不会对老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主要是针对印刷规范而言。

  何必改头换面

  此次推行新字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为方便信息储存和管理,但是,一些字在“整形”后反而不规律、不统一,给应用徒添麻烦。例如“刹”和“铩”字中的“杀”字写法本来相同,在修改后写法却不一致了。

  汉字是一种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只要人们普遍愿意使用并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无须修改;反之,那些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或者书写不方便的汉字就需要修改。综观此次“整形”的44个汉字,绝大部分都具有通行度高、易于识别的特点,何必改头换面呢?

  (据北京日报)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9 汉字“整形”引热议 2009-08-24 48256F32002924A648257618003DC40C[A1-冯颖平≈B1-吴德恩] 2 2009年08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