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十五贯》:
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本报记者 张冬素
历史档案:1956年,浙江昆剧团(原为浙江昆苏剧团)新编昆剧《十五贯》在北京演出,引起极大轰动,连演46场,观众达7万多人次,竟至出现“满城争说十五贯”的盛况,一度濒临湮没的昆曲在新中国重新焕发生机。《人民日报》为此专门发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
本报记者 张冬素
“原定在北京演20天,后来延长了20天,还是应付不了,又续演了几天,一共演了46场!”提起53年前昆剧《十五贯》在京城的演出盛况,周世瑞激动依然。
周世瑞是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的大儿子,从小跟着父亲学戏、演戏,1956年4月,当时的浙江昆苏剧团(现为浙江昆剧团)晋京演出新编昆剧《十五贯》时,周世瑞在其中出演衙役等3个小角色,亲眼目睹了昆剧的“大转折”和剧团的大变化。
濒临湮没的“百戏之祖”出现转机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在我国已经传唱了600多年,至清末逐渐衰败,到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仅有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樑等组建的民间戏班国风昆苏剧团在坚持演出,但剧团处境非常困难。
转机开始于1955年11月的一天。时任省委文教部副部长兼省文化局局长黄源陪上海电影局局长张骏祥去看国风昆苏剧团的演出,当晚演的是《十五贯》。《十五贯》原名《双熊梦》,是创作于清初的昆剧传统剧目,剧中人物因“十五贯”钱遭受冤案后又得到平反。
尽管剧场里观众寥寥无几,但黄源和张骏祥看后都觉得这是一出好戏,演员的艺术功底也一流。黄源仔细琢磨了剧本,又与文教部其他领导商量,决定改编这出戏。当时正值肃反工作后期,中央倡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精神,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十五贯》中坚持按事实办案的况钟与主观、官僚的过于执、周忱之间的冲突,非常有典型意义和现实意义。
随后,一个由黄源领导,文教部文艺处处长、作家郑伯永和浙江越剧团导演、剧作家陈静为主,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樑等主要演员参加的剧本整理小组成立。周世瑞回忆说,从剧本脱稿到排练完成,只花了20多天时间,我们剧团没有排练场,借了一个制药厂的石板地排戏,就在现在杭州华侨饭店的地方。
新改编的《十五贯》删除了原剧中夹杂的迷信、托梦等唯心主义色彩的内容,剧情发展更清晰,人物刻划更深入,并且把原先生涩难懂、冗长的唱词改写得通俗、贴切又不失文雅,使普通观众更容易听懂。
北京满城争说《十五贯》
1956年1月,昆剧《十五贯》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再现于舞台,受到杭州观众的普遍好评,连演20多场。春节期间,剧团带着《十五贯》到上海演出,正在上海的中宣部部长陆定一看了戏后,决定让《十五贯》晋京。
1956年的春天,一出老戏和一个古老剧种开始书写它们的传奇。在4月5日赴北京演出之前,国风昆苏剧团转成国营,改名为浙江昆苏剧团,周传瑛任团长。4月8日、9日是汇报演出,田汉、欧阳予倩、梅兰芳等艺术大家都来看戏,10日正式公演,演出地点是北京前门外的广和剧场。就是在这个曾叫“查楼”的地方,1689年,清代著名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上演,250多年的岁月沧桑,已衰败的昆曲在这里开始了它的“新生”。
由于北京已多年没有昆曲演出,《十五贯》刚开始上座并不好,能容纳1000多人的广和剧场,第一天只卖出40多张票。可看过的人都为之叫好,尤其是饰演况钟的周传瑛和饰演娄阿鼠的王传淞的出色表演,使人们改变了对昆曲这个古老剧种的偏见。经口口相传,几天后京城就出现竞相购票、找票现象,竟至出现“满城争说十五贯”的盛况,连演46场,观众达7万多人次。从北京回杭州的路上,剧团又到天津、山东、江苏等地演出,每到一地,均引起轰动。《十五贯》于当年被拍成彩色戏剧片,广为流传。
这次北京之行,让年轻的周世瑞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毛主席和周总理观看《十五贯》。“有一天,剧团领导要求我们理好发、洗好澡,穿得干净一点,说是要进中南海,有一场重要演出,到了中南海怀仁堂,才知道毛主席来看我们的戏,大家都很激动。谢幕时,毛主席高兴地站起来双手举过头顶热烈鼓掌。”两天之后,周恩来总理来到广和剧场看戏,并亲切接见了全团演职员。一到后台,周总理就说:“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5月17日,中央文化部和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首都文艺界人士,在中南海紫光阁举行昆曲《十五贯》座谈会,周总理作了约一小时的讲话。5月1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指出:《十五贯》有着丰富的人民性、相当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不仅使古典的昆曲艺术放出新的光彩,而且说明了历史剧同样可以很好地起现实的教育作用,使人们更加重视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为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树立了榜样。《人民日报》为一出戏发社论,极其罕见。
古腔发新声,兰花飘幽馨。在新中国党的文艺政策的大力扶植下,集戏剧、文学、音乐、表演之大成的艺术奇葩——昆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呈现出百年不遇的兴旺景象,《十五贯》成为昆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浙江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昆曲的发祥地。在这种轰动效应推动下,北京、江苏、上海、湖南等地相继恢复或建立昆剧表演团体,形成了昆曲舞台的大致格局,并一直维持至今。
新人辈出传承昆曲艺术
秉承着周传瑛、王传淞等“传”字辈艺术家的继承、创新精神,自《十五贯》后,浙江昆剧团又相继创作改编演出了《西园记》、《牡丹亭》、《长生殿》等经典剧目,均引起极大反响;磨砺雕镂了《拾画叫画》、《题曲》、《界牌关》等一批传统折子戏,使之成为昆剧表演之精品;培养的汪世瑜、王奉梅、林为林等一批优秀的昆剧表演艺术家,已享誉海内外。
2001年5月18日,历史惊人地巧合在45年后的同一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昆曲为世界文化遗产即“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殊荣,为昆曲的繁荣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浙江昆剧团着力于昆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不仅挖掘、录制、出版了100多个昆曲折子戏,并且复排、创排的《西园记》、《徐九斤升官记》等剧目频频在省内外获奖,由团长、“秀”字辈演员林为林主演的《公孙子都》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文华大奖”后,又荣获2006—2007年度“国家十大舞台精品工程”奖。
2006年5月18日,浙昆《十五贯》再次来到北京。同样的剧情,相似的舞台,由“传”字辈老艺术家们培养、传承的“世、盛、秀、万”四代昆剧演员,同台演绎曾轰动京城的《十五贯》,纪念50年前昆剧的“新生”,展示当下昆曲的传承。
如今,浙江昆剧团新人辈出,“秀”字辈正挑起大梁,“万”字辈已崭露头角。受文化部邀请,由林为林等“秀”字辈主演的昆剧历史剧《红泥关》将于今年9月中旬晋京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巡演。而在今年10月,全部由“万”字辈担任主演的《西园记》、《牡丹亭》等七部昆剧、折子戏将呈现杭城舞台,这段时间,青年演员们正冒着酷暑抓紧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