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
文化名人
带你寻找阅读乐趣
■见习记者 马 黎
8月13日至19日,第六届上海书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书展期间,人们除了能享受到一场图书的“饕餮盛宴”,买到许多心仪已久的好书之外,几场重量级的讲座,也是读者靠近作家、书本的最感性方式。
其中,由台湾大块文化公司和书展组委会联合举办的“经典阅读名家讲座系列”,格外引人关注。海峡两岸六位文化名人用他们的阅读体验,为当代人解读经典。
阅读的价值在于读懂了多少
“我们今日配读《诗经》吗?”当台湾东吴大学物理系副教授郭中一抛出这个问题时,台下一片寂静。当天,郭中一要和读者分享的是《诗经》“逞情极理的天地”。台下坐得满满当当,有银发老人,也有中学生。记者采访了几位听众,几乎所有人都读过《诗经》。但记者继续问,有哪几篇你逐字逐句地理解,并背诵下来?人们的答案很一致:《诗经》的首篇《国风·周南·关雎》。
“第一篇学校里老师教过,印象很深,而后面的几篇,平时偶尔会看看。”刚刚大学毕业的沈小姐这样说。
对于这样的阅读感受,作为这次活动的发起人,台湾大块文化董事长、著名出版人郝明义深有体会:“经典对现代人来说,就像是‘传说中的书’,巨大而遥远,虽然听过,但却在生活的压力下,没有时间,没有力气,没有机会打开阅读。”
活动之所以取名为“经典3.0”,郝明义希望能把图书、网络和旅行做到三者合一。 但是,“阅读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而在于读懂了多少,对今后的人生有多少启示意义。”
郝明义认为,除了没有时间外,现代人不读经典的原因,还在于经典作品的年代往往比较早,书中描绘的历史背景、哲理道理与当今的生活会有一定的距离,而这种距离让普通读者难以享受到阅读的乐趣,甚至产生了畏惧感。
讲座的最后一场,是上海著名作家王安忆解读托尔斯泰的经典小说《战争与和平》,一开讲,她便很“体贴”观众,“抱怨”起这部小说的“痛苦”:“篇幅特别长,那么多人物,名字又是用俄语译过来的,能把人物搞清楚已经很不容易了。”
“越读”发现有趣的生活常识
既然经典读来不易,那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方法,在阅读中与经典达成一种共鸣?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这次开讲的书是《六祖坛经》。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部中国佛教史和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著作与他们距离很远,禅宗和禅学更是人们平时不太接触的理论。就算是禅宗爱好者,面对这些看似很玄的经义,“啃”起来也会很难。葛兆光说:“读经典,不能被文字的权威性所束缚,有些看似高深的话,比如《坛经》里似疯似傻的话,都是生活的简单道理。”他认为,《坛经》之所以读起来难,是因为它打破了人们对于语言的习惯性。比如“桥从人上过,桥流水不流”,读起来很奇怪。但佛经其实就在日常生活中。“它崇尚平凡,以及学习生活中的日常和适宜。而我们阅读时,不要被理性知识所约束,需要按自己的想法,去感悟。就像《坛经》里的一个小故事说的那样,坐禅是做不成佛的,需要用自己的心,去理解人生的道理。”
而学物理出身的郭中一更是从数学、历法、天文学、生物学、建筑力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和角度进行“越读”,把《诗经》解剖得趣味动人。比如,“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这句如何解释?
“蟋蟀的叫声波长有20公分,正好是两个耳朵听到声音的距离,所以很难分清声音到底在左边还是右边。我们说的假小人就是蟋蟀式的小人,左右摇摆,立场不定。当然,我并不是歧视蟋蟀噢!”郭中一幽默的解读,引发了现场无数次笑声。
经典阅读是一种内心感悟
“今天的生活受到了太多的物质诱惑,我们非常地忙碌。而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有那样一种纯粹的内心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内心的历练,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王安忆在讲座的最后,为阅读经典立下这样一番意义。“一种纯粹的内心活动”指的便是经典著作最不可取代的特质。
经典作品往往都有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而我们在初读时,总是会被这种宏大叙事所迷惑和阻拦。而王安忆则认为,我们应该把历史或战争背景“搁浅”,“我们应该关注,在巨大的戏剧环境中,人有什么反应和状态。”
比如《战争与和平》虽然战争背景深重,但我们可以把事情变得很简明。在王安忆看来,小说其实就写了2个人,安德烈和彼艾尔,他们在人生道路中,如何历练,如何经历世事,最后在对战争的怀疑和推翻中,解决了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幸福?
台湾作家张大春说,他从8岁便开始看《七侠五义》,并把它当成“识字书”,每隔几年就要拿出来看,每次的阅读经验都非常不同。“第一遍看这个人是英雄,第二遍便觉得很平庸,第三遍觉得他简直是一个笨蛋。可是我还是会看第四遍,但看到后来,不是简单地对人物的是非善恶感兴趣,我反而被隐藏的社会关系、人情世故所吸引,我会琢磨,到底什么才是市井生活里必备的人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