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万家灯火

调查表明,现代“孝”的第一要素是:

给父母精神关怀

  如今,“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很少有人遵循,“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衣食住行全靠父母的成年人也越来越多,他们被称为“啃老族”。 如何老吾老?正在成为一个现实又急迫的问题。

  近日,一项对3144人(其中80后占65.8%,70后占23%)进行的调查显示,“给予父母更多精神关怀”成为新时期“孝”的首要标准,83.7%的青年选择此项。其次是“在经济上保持独立,不给父母增加负担”(73.3%);63.6%的人选择“尽量陪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59.4%的人选择“给予父母足够的物质保障”;48.3%的人选择“有出息,让父母感到自豪”。 与此同时,67.5%中青年渐感照顾父母力不从心。

  六成人表示“空巢”和“啃老”并存 

  64岁的王老太每天最害怕的,就是睡觉。每晚睡觉前,身患严重心脏病的她都会穿戴得整整齐齐,做好一切准备。两年前,老伴去世,独生女因身体原因不能照顾母亲,她就这样独自过了两年。一部旧式的半导体收音机,是她唯一的伴儿。 

  据她所在的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小区里有60岁以上老人的家庭达800多户,其中“空巢家庭”有126户。在这个小区里,一条不到百米的小路两旁放着30多条长凳,每天早上和傍晚,长凳上都坐满了晒太阳、聊天的老人,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踪影。 

  你在养老问题上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调查中,67.5%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53.1%的人表示自己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要承担多位老人的养老负担;52.9%的人和父母生活在两地,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 

  调查显示,14.1%的人表示自己身边“空巢”现象更为常见,15.5%的人认为“啃老”更常见,60.9%的人表示两种情况并存。 

  八成人认为兼顾事业和父母最理想

  “‘啃老’太狠心,‘空巢’太冷漠,哪个更不孝?”在80后心理群博“心灵安全岛”上,博主的这个问题,引发网友讨论。 

  网友“学”说:“一直想到外面闯闯。但又觉得父母年纪大了,我该离得近些,方便照顾他们,真的很矛盾!” 

  网友“夏晨”则认为:“不管远近,只需一点实际行动:常回家看看。” 

  调查中,80.5%的人表示应该努力兼顾事业和照顾父母,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74.5%的人认同,和父母保持情感上的亲密,生活上的独立,才是真正的孝顺。 

  在上海政法学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陈晓敏教授看来,对孝的理解,因人而异,应该是父母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例如给予父母时间、精神、物质上的照顾。但是孝的第一要义还是要长大成人,做到独立,这无疑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以前人们追求养儿防老,随着城市文化、家庭结构的变化,现在,老人的生活来源基本上依靠社会,依靠自己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 

  六成人希望政府介入社会化养老

  本次调查中,只有6.0%的人计划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等机构。45.0%的人表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无法让人放心,47.8%的人认为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给养老带来不少麻烦。 

  “大量空巢老人的出现,使社会化养老服务需要增加新的内容。”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说,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这项工作应该是细水长流,应把志愿服务和对老人的日常生活服务更好地结合在一起。造成空巢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子女和父母分居异地,随着异地医保和社保的打通,这一现象也将有所缓解。

  “一提到慈善,很多人的意识里就是办希望小学,何不创办一些‘夕阳红’慈善事业?”陈晓敏说,普通老人的养老金每个月只有1000多元,我们要避免养老院的商业化和贵族化,这需要政府介入。 

  调查中,61.3%的人希望政府投入更多资金,完善养老院的硬件和软件设施。50.7%的人建议每个社区配备生活指导员,定期关心照顾独居老人;47.1%的人建议组织更多的社区志愿者,丰富社区老人活动。 

  据《中国青年报》


浙江日报 万家灯火 00014 给父母精神关怀 2009-07-16 SourcePh 2 2009年07月16日 星期四 调查表明,现代“孝”的第一要素是: 给父母精神关怀 IdPh UrlPh

  如今,“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很少有人遵循,“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衣食住行全靠父母的成年人也越来越多,他们被称为“啃老族”。 如何老吾老?正在成为一个现实又急迫的问题。

  近日,一项对3144人(其中80后占65.8%,70后占23%)进行的调查显示,“给予父母更多精神关怀”成为新时期“孝”的首要标准,83.7%的青年选择此项。其次是“在经济上保持独立,不给父母增加负担”(73.3%);63.6%的人选择“尽量陪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59.4%的人选择“给予父母足够的物质保障”;48.3%的人选择“有出息,让父母感到自豪”。 与此同时,67.5%中青年渐感照顾父母力不从心。

  六成人表示“空巢”和“啃老”并存 

  64岁的王老太每天最害怕的,就是睡觉。每晚睡觉前,身患严重心脏病的她都会穿戴得整整齐齐,做好一切准备。两年前,老伴去世,独生女因身体原因不能照顾母亲,她就这样独自过了两年。一部旧式的半导体收音机,是她唯一的伴儿。 

  据她所在的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小区里有60岁以上老人的家庭达800多户,其中“空巢家庭”有126户。在这个小区里,一条不到百米的小路两旁放着30多条长凳,每天早上和傍晚,长凳上都坐满了晒太阳、聊天的老人,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踪影。 

  你在养老问题上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调查中,67.5%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53.1%的人表示自己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要承担多位老人的养老负担;52.9%的人和父母生活在两地,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 

  调查显示,14.1%的人表示自己身边“空巢”现象更为常见,15.5%的人认为“啃老”更常见,60.9%的人表示两种情况并存。 

  八成人认为兼顾事业和父母最理想

  “‘啃老’太狠心,‘空巢’太冷漠,哪个更不孝?”在80后心理群博“心灵安全岛”上,博主的这个问题,引发网友讨论。 

  网友“学”说:“一直想到外面闯闯。但又觉得父母年纪大了,我该离得近些,方便照顾他们,真的很矛盾!” 

  网友“夏晨”则认为:“不管远近,只需一点实际行动:常回家看看。” 

  调查中,80.5%的人表示应该努力兼顾事业和照顾父母,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74.5%的人认同,和父母保持情感上的亲密,生活上的独立,才是真正的孝顺。 

  在上海政法学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陈晓敏教授看来,对孝的理解,因人而异,应该是父母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例如给予父母时间、精神、物质上的照顾。但是孝的第一要义还是要长大成人,做到独立,这无疑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以前人们追求养儿防老,随着城市文化、家庭结构的变化,现在,老人的生活来源基本上依靠社会,依靠自己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 

  六成人希望政府介入社会化养老

  本次调查中,只有6.0%的人计划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等机构。45.0%的人表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无法让人放心,47.8%的人认为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给养老带来不少麻烦。 

  “大量空巢老人的出现,使社会化养老服务需要增加新的内容。”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说,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这项工作应该是细水长流,应把志愿服务和对老人的日常生活服务更好地结合在一起。造成空巢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子女和父母分居异地,随着异地医保和社保的打通,这一现象也将有所缓解。

  “一提到慈善,很多人的意识里就是办希望小学,何不创办一些‘夕阳红’慈善事业?”陈晓敏说,普通老人的养老金每个月只有1000多元,我们要避免养老院的商业化和贵族化,这需要政府介入。 

  调查中,61.3%的人希望政府投入更多资金,完善养老院的硬件和软件设施。50.7%的人建议每个社区配备生活指导员,定期关心照顾独居老人;47.1%的人建议组织更多的社区志愿者,丰富社区老人活动。 

  据《中国青年报》

SourcePh Pictur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