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消失的岛屿
· 海岛发展须“保护至上”
· 价值再认识
· 岛屿消失背后:
海岛保护走向立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7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价值再认识
《海岛保护法(草案)》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把海岛和海岛周边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保护,其中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岸带、珊瑚和珊瑚礁、物种以及海域等等。
  与陆地相比,海岛面积狭小,地理环境独特,生态脆弱。

  “随着浙江省海岛旅游开发的逐渐升温,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防范由于游客增加,生活垃圾和污水、废油处理不好,而对海岛资源造成的污染和影响。”方康保提醒说。

  例如,海南的珊瑚礁,就是生活污染的最大受害者之一。珊瑚礁是岛屿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环境有很高的要求,要在清洁且温度适宜的海水中才能生存。失去了珊瑚礁的保护,不但岛屿整体环境会恶化,海岛的存亡也会受到威胁。

  强调对珊瑚和珊瑚礁的保护,体现了《海岛保护法(草案)》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立法思想,那就是把海岛和海岛周边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保护,其中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岸带、珊瑚和珊瑚礁、物种以及海域等等。

  而在浙江更为明显的是,海岛周边的海域中,岩礁性鱼类的生存环境,受到来自陆缘污染的严重影响。一些人滥采岩礁贝类、炸鱼等违规行为,更是加剧了对海岛物种资源的破坏。

  《海岛保护法(草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海岛价值的新思维。“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浙江陆续建立了3个涉岛的海洋自然保护区、6个涉岛的海洋特别保护区,目的就在于将海岛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人文资源,作为整体来进行保护。”省海洋与渔业局资源环境保护处工作人员对本报表示。

  在象山县,就连来到岛屿“做客”的小鸟,也被当地人视作海岛资源中的“宝贝”。谈到海岛保护,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科科长楼志军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一种叫“黑嘴端凤头燕鸥”的海鸟。

  身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嘴端凤头燕鸥是鸥科鸟类中数量最少的种类,被列入全球最稀少的50种鸟类之一,全球种群数量估计不足50只,因其数量稀少、踪迹神秘,故有“神话之鸟”的称谓。

  “自2003年韭山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已经有两次在岛上发现了黑嘴端凤头燕鸥的行踪,每次都有十来对。”楼志军介绍说,这是首次在中国大陆发现“神话之鸟”的踪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价值再认识 2009-7-3 浙江日报000102009-07-03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