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超越血缘的爱
· 三门农民东北建“粮仓”
· “浴火重生”看义乌
· 农民在“农业车间”上班
· 敞开大门 问计于民
· 友好往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农民在“农业车间”上班
——黄岩山区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民就地脱贫

本报记者 金 毅 黄岩区报道组 喻鸿彪
  (上接第一版) “我们这里的农民就像工人,按月发工资,年底还分红。”陈开舜说,他把自己的合作社看作企业,把基地看成厂房和车间,把农产品看成产品。在运作过程中,对流转承包的基地,实行严格管理,设立管理小组或项目经理,对每片、每块地从翻耕、播种、管理、收成实行全程负责。与此同时,按季、按年收益情况,实施奖惩。

  外出打工者回乡当农民

  让西乡合作社有生命力的,还是该社的分配制度。他们的分配政策是整个总社、分社收益剔除生产成本,剩余的利润按3∶3∶3∶1分配,即30%按劳动力分红,30%按投资股分红,30%提取发展基金,10%提取管理费。

  朱冬友一家投资2万元,作为合作社的原始股。朱香美也投资2万元。朱冬友和妻子都在合作社,每人每月1000多元工资,再加上年底分红,去年收入5万元。他们对这样的收入感到满意。

  农业产业化也吸引了一些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回乡当农民。38岁的黄昌附曾在广东一家企业上班,如今成了西乡合作社一家分社的负责人。“在广东打工5年,月工资在1800元左右。”黄昌附去年4月回到老家参加合作社,如今,不算分红,他每月收入约2000元。他妻子也加入了合作社,每天40元工资。他们对合作社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西乡合作社是黄岩山区走农业产业化之路,让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区在扶贫资金中每年安排一定的土地流转专项资金,用于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将西部有限的土地向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集中。一年多来,该区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发展农业产业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依托独特的山区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加上有机食品的标准化生产,种植的四季豆、红茄等农副产品身价倍增。

  黄岩区西部扶贫开发管委会负责人说,西乡合作社的实践说明,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就地致富的有效途径。

  “我和老婆去年种地的收入有5万元,比外出打工好多了。”日前,站在四季豆棚前,黄岩区屿头乡白石村村民朱冬友对记者说。

  朱冬友的另一个身份是黄岩西乡果蔬科技专业合作社白石村基地的项目经理,去年该社农副产品销售总额达800余万元,仅提取发展基金(农业产业化风险基金)就达100余万元。白石村位于海拔400多米的山上,这里没办工业,也没有人出去经商,农民增收关键就在于农业产业化。

  去年以来,黄岩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西部山区的区位优势,引导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出了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山区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农业车间”建在田头

  西乡合作社是该区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典型,它由陈开舜等人创建。“社长”陈开舜是白石村人,原在杭州经商,看到种植高山蔬菜附加值高,又能带动农民兄弟就业,就搞起了这个合作社。目前,合作社下设3个直属社、2个分社,还有与总社联系紧密的3个合作社。由该社直管的社员达300多人,直接通过土地流转租包基地2000余亩,分布于3个乡,种植品种达八大类。(下转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农民在“农业车间”上班 本报记者 金 毅 黄岩区报道组 喻鸿彪 2009-6-25 48256F32002924A6482575DF0052413A[B1-郑建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