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丽水资讯
3  4  
PDF 版
· 浙江龙泉佳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龙泉快车”奔驰在科学发展大道上
· 缙云行政服务中心力助企业温暖“过冬”
· 莲都130家企业与职工签“共同约定书”
· 森林限伐引导林农转产转业
· 青田杨梅
为什么这样“红”
· 将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纳入乡镇考核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龙泉快车”奔驰在科学发展大道上
市委报道组 周华俊 鄢 鸣
  龙泉,曾经辉煌。历史上,“处州十县好龙泉”声名远播。

  龙泉,也曾落伍。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浪潮中掉队,成为浙江省28个欠发达县(市、区)之一。

  龙泉,正在全力追赶。全市上下艰苦拼搏,开始了“创造美好新龙泉”的新征程。

  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寒流中,今年一季度,龙泉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9%,增速居丽水第一;自营出口增幅高于丽水全市17.2个百分点。过去3年间,龙泉全市生产总值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龙泉快车”正加速前行。

  “引智借脑”:工业提档爬坡进行时

  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世界经济一派疲软。但浙江三田滤清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庆华依然从容淡定,挥洒自如: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翻了一番,预计全年可突破亿元大关。

  陈庆华的从容,来自于他手中掌握的一项秘笈:在2007年龙泉市启动“联姻高校、发展龙泉”的“市校合作”战略后,三田公司傍上了浙江大学这棵“科技大树”,与之合作开发出工艺水平国际领先的省级新产品——新型柴油水分离滤清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自然能笑对市场波澜。”陈庆华说。

  龙泉是边远山区,先天的局限性使科技、人才的紧缺成为束缚当地发展的最大瓶颈。在2007年,龙泉主动伸出橄榄枝,向高校引智借脑,着力拓展科技创新平台,加快龙泉发展进程。

  目前,龙泉已经与浙江大学、浙江林学院等国内19所科研院校(所)全面开展“市校合作”,引来了上百名高校的教授、博士为龙泉发展“出谋划策”,并催生了龙泉青瓷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竹木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40多个省级以上科技项目在龙泉相继实施。

  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龙泉工业提档爬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浙江新劲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就依托上海理工大学等的科研机构开发出新型膨胀阀,“折服”了以“挑剔”著称的美国专家,成功地将产品装进了美国通用汽车。

  过去,龙泉工业基础薄弱,企业大多低、小、散,产品多是为他人贴牌加工。如今,伴随着先进科研成果不断转化应用,龙泉企业开始提档升级,步入了从“贴牌”到“创牌”的良性轨道。

  5月15日,在河南少林;5月18日,在湖北武当……自去年拿下国内刀剑行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后,龙泉蒋氏刀剑有限公司一下子在国内开出“蒋氏刀剑”连锁店6家。“凭借中国驰名这个牌子,3年内,我要把连锁店开到全国各地。”公司董事长蒋小龙介绍,今年公司的产值有望实现翻番。

  龙泉并不只有“蒋氏刀剑”一个驰名商标。这几年,“创建品牌”已是龙泉企业界最热门的词汇。据统计,龙泉现已拿到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1个,省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17个,有8家企业被评为“浙江老字号”;龙泉市还被授予“浙江省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区域品牌。就在2000年时,龙泉工业注册商标还不到100个,到了2008年,工业注册商标达到了450个,还有1000多个商标已被正式受理。边远山城出现如此可喜的“名牌现象”和“商标现象”,还促成了国家工商总局局长于5月9日慕名前来龙泉考察。

  “引智借脑”大大加快了龙泉工业发展步伐。仅3年不到的时间,龙泉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93家,规上工业产值从2006年的22.17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48.85亿元,年均增幅达48.85%。(下转第15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丽水资讯 00013 “龙泉快车”奔驰在科学发展大道上 2009-6-24 浙江日报000132009-06-24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