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一个油条新配方的诞生
· “无铝油条”推广记:监管者的新思维
· 一桩传统小生意的未来
· 一条城市管理的捷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个油条新配方的诞生
强监管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卫生监督部门想从根本上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这场研究,复杂程度不亚于一次科学实验。
  王晓云说他这几个月吃过的油条,比过去几年的都要多。同样的情况,在他工作的金华市卫生监督所里,比比皆是。

  整个上半年,这些卫生监督员们孜孜不倦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要给油条找一个新配方。老百姓每天吃下去的油条,为了要松脆,就使用明矾做膨松剂,铝残留含量经常超标。而不加明矾的油条,口感差了很多,没人吃也卖不掉。

  这几乎是一个悖论式的难题。

  差不多的左右为难,作为卫生监督所长的王晓云以前也常常碰到。装修一新的小饭店,老板兴冲冲地来申请食品卫生许可证,结果一检查,有很多方面不合要求。新瓷砖要敲下来,监督员们也觉得可惜。

  回到所里,大家分析了一下,发现浪费了两样社会成本。经营户要重新花钱装修,政府部门的执法监督也费时费力,不如将把控的关卡适当提前。在这以后,很多小饭店开业前,监督员们直接参与了装修图纸的设计。

  这在油条这件事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为了让油条卖相好,炸油条时明矾放的就不会少,卫生不合格率超过90%。以前的做法是,罚款,再责令整改。金华市区有105家油条加工经营户,一个个查下来,最少要花半年的时间。

  问题是,即使罚了一圈,油条的做法还是“老方一帖”,重新检测还是不合格。“强监管不是最好的办法,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王晓云宁可花半年的时间,发动全所的工作人员研究油条的新配方。他说,这是将“服务型执法”的理念,用来尝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做了20多年油条的小吃摊主,从来没想过这从师傅的师傅的师傅手里传下来的手艺,还能有另外的方法。而实际上,对油条新配方的研究,确实不亚于一场复杂的科学实验。考虑到配方安全性与成本效益的关系,它必须满足易操作、价格低、口感好、符合食品健康标准等多项要求。

  “视觉、味觉、性价比上,它都能媲美于传统油条。”由金华市卫生监督所研制出来的无铝油条,在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现场论证会上获得了这样的评价,可在油条经营户中全面推广。

  替代明矾的膨松剂,换成了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和碳酸氢铵(俗称“臭粉”)。在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里,这两样东西可以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而且没有残留限量的要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一个油条新配方的诞生 2009-6-23 浙江日报000102009-06-2300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