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靠什么斩断“现代化”作弊产业链
· 教育何以异化为投资
· “忽悠度”决定利润
· 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亟待完善
· 要使惩治作弊有法可依
· 亲密接触四六级“助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忽悠度”决定利润
  小王2008年毕业于天津某高校,在校期间曾有1年多的时间做四六级“助考”的生意。毕业后,小王回到老家工作,结束了“助考”生意,他向记者透露了一些四六级助考的利润细节。

  “其实卖答案的门槛并不高,人人都可以做,并不需要什么特殊关系。”小王回忆说,“我第一次做的时候,就是上线在考试时把答案发到买家的QQ号上。至于他们怎么将答案抄到试卷上,我们就不管了。”

  “在进行这样的交易时,我们的上线也是普通的买家。最原始的答案提供者我们一般接触不到,也没有必要接触,因为要是直接问他们买答案的话,他们请枪手答题等费用就会分摊给我们,那么我们的成本就提高了,利润空间就小了。”小王在向记者介绍交易过程。

  记者调查发现,通常考中作弊的流程是,考试前,卖方找人报考以便进入考场,携带针孔摄像机拍下试题,传输到外部电脑上。接着,事先找好的大学老师、相关行业老师等人迅速将试题做完给出正确答案(他们每做一科试题可得到数千乃至数万元的报酬,依考试重要程度和答案售价而定)。

  之后,卖方将答案通过QQ群等通信工具发送给下线,下线再传给考生委托的人,他们在场外通过对讲机或发射仪,以声音或文字的方式传输到考生的耳机或短信笔、电子表等接收器上。也有少数“神通”的卖家,能在考前就弄到试卷,给出考前答案。

  “有时我们买答案的成本只有500元一份,有时也可能会要800至900元一份,这要看我们和上线谈的结果了。”小王告诉记者,他们不会每次都向同一个上线购买答案,而是会经常更换,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为了比较哪个上家的答案正确率高、价格公道。

  对于卖给下家的价钱,小王说,“卖给不同的人,我们一般会有不同的价格,认识的同学只赚个100元左右的辛苦钱,其他人买,一般赚个500元左右。”

  小王介绍说,“四六级没过而想买答案的人一般是不考虑价格的,所以就看卖家怎么卖了,能忽悠的卖家把200元买的答案转手卖到2000元都有可能。”

  据了解,对于一般的下线来说,一次考试卖200套答案是很容易的。如果根据普通下线的收入来推断上线可能获得的利润,则他们每年赚几十万元并非难事。

  “卖答案有很多时候是要考虑‘回头客’的,我们的下家也许还会介绍其他同学来买,所以做这行拥有良好的‘信用’和‘口碑’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一些大二的学生想买答案,我们会劝他暂时不要买,因为毕竟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靠自己努力也许就过了。”小王谈起了他的生意经。

  另外,小王也表示,“对于那些考过后赖账的客户,我们就会把他们的相关证件贴到网上去,或者直接匿名提供给他们学校,所以一般很少有买家敢赖账的。”  

  对于作弊设备,小王表示,“这个行当里是有业务分工的,卖答案和卖设备一般是分开的。听说设备一般从广州那边过来。和卖答案一样,主要也是看卖家怎么忽悠。能忽悠的卖家,利润空间也是很大的。”

  据悉,一套无线隐形耳机包括接收器和耳塞,成本大约50元,转手却可以卖到500元。而成本在300至500元的发射仪加短信笔接收器可卖到1500元到3000元。

  “但是不管卖答案还是卖设备,这块市场现在越来越不好做了,因为参与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了。”小王分析说:“再说,现在各方面都抓得很紧,风险也增加了很多,去年我认识的一个人就因为卖四六级答案被判了5年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忽悠度”决定利润 2009-6-22 浙江日报000102009-06-2200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