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戈壁滩上建太阳能电站
· “小改革”出大效果
· 淡水地区养殖高档海鱼
· 校园“小老板”毕业受嘉奖
· 维和女警凯旋
· 国际大企业宁波“把脉”节能
· 余杭“电力连心卡”造福农民
· 维和女警凯旋
· 遂昌山民开出土猪肉专卖店
· 椒江三年为农民减负8000万元
· 西子湖与新中国首部宪法
· “昱辉阳光”,向太阳要能量
· 奉化旅游逆势飞扬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绍兴一农业企业制造高科技“海水”
淡水地区养殖高档海鱼
  本报讯(记者 洪加祥 越城区报道组 何秦江) 一个3000平方米的厂房里,安放着16个呈圆柱状、每个直径5.5米的玻璃缸,一条条青石斑鱼在缸内深约1.3米的“海水”中欢快地游着……经多次试验,绍兴市鸿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青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淡化养殖项目获得成功,结束了我省淡水地区不能养殖海鱼的历史。

  青石斑鱼是高档海产品,以前只能在深海里生活与养殖。 如今,“鸿港农业”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属黄海水产研究所的技术力量,投资120多万元,建成3000平方米封闭式循环养殖厂房、120平方米净化检测及加温管理用房、封闭式洁净动力水内循环养殖系统8套,破解了淡水地区不能养殖海鱼的难题。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玻璃缸内的“海水”是高科技产品,每6小时循环一次;每个缸都设置了传温、制冷系统,无论冬天还是夏天,缸内“海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8℃至28℃之间。缸内青石斑鱼实现高密度养殖,每个玻璃缸一般养殖80至100条青石斑鱼,缸里“海水”实行24小时增氧。

  这一个个玻璃缸,就是一个个高科技养殖海鱼的实验室。目前,“鸿港农业”16个玻璃缸可养殖青石斑鱼1.25万公斤,年新增产值190万元,实现利润70万元。

  绍兴一位资深渔业专家告诉记者:“该项目的养殖成功,为绍兴市优化养殖品种,发展节水渔业提供了示范样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新闻 00002 淡水地区养殖高档海鱼 2009-6-21 48256F32002924A6482575CF0016B244[A1-洪加祥≈A5-何秦江≈B1-陈志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