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读书与旅游
· 天目山的缅怀
· 花椰菜、大叶裙及其他
· 雪域高原的援藏之歌
· 绿叶对根的
倾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雪域高原的援藏之歌
□王凌晶
  你是炽烈太阳

  你从沙砾焦土走来

  带着美丽的火焰

  一束金灿灿青稞

  就是一束生命阳光……

  这是作家张国云《一个妈妈的女儿——浙江援藏纪实》一书开头的诗。

  200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0年大庆,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张国云的长篇力作《一个妈妈的女儿》,作为一部弘扬主旋律的报告文学,是2009年文学解读浙江创作工程的签约作品,仿佛是一条献给藏汉人民的洁白美丽的哈达。

  浙江对口支援的藏北那曲,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一个妈妈的女儿》中是这样描述这个地方的——

  “这里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超过了4500米,相当于浙江第一山龙泉市凤阳山高度的3倍,其面积有40多万平方公里,刚好相当于4个浙江省大小。

  “除了繁衍栖息在那里的野生动物,以及稀疏散布于南部边缘地带的村落与牧民居住地外,那曲的其他绝大部分地区,都是赤地千里,杳无人迹,堪与人称‘死亡之海’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相伯仲……

  “这里是地球上尚存的少数几处未被人类征服的处女地之一。”

  读完这段文字,脑海里那种荒凉、凄清的藏北印象久久不能离去。要在这里生活,需要极大的勇气,更何况在这里工作。如果说五十年前的西藏民主改革使西藏农奴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成为自己命运和西藏社会的主人,那么后来的援藏工作,使他们更加感受现代文明,成为了文明世界的新主人。浙江人在这里建起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水电站——甲岗申扎水电站,建起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冻土区、距离最长的首条混凝土路——浙江路,还建起了学校、医院、商贸城、老年活动中心……一项项援藏项目把现代化的气息,传输到了雪域高原上,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无尽的生机和活力。

  白天劳累

  扯片白云擦把汗

  ——爽

  黑夜孤独

  摘颗亮星点盏灯

  ——酷

  这是悬挂在浙江路工地上的一幅对联,对仗的工整、文字的俏皮,让人不禁会心一笑。但细细体会,其中的劳累和孤独透过笑意,慢慢浮现。正是有了这么多援藏干部的无私奉献,在藏族百姓的艰苦奋斗下,才有了现在那曲突飞猛进的发展,才有了浙藏人民脸上幸福的微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援藏干部的真实写照。

  《一个妈妈的女儿》采用了图文并茂,让照片客观记录,融入创作,参与叙事,成为文字的补充,也是文字难以替代的内容。大题材、大视觉、大场景、大手笔,汇集成万里钱塘独有的滚滚大潮,这在我国文学中也是不多见的创举,令人刮目相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雪域高原的援藏之歌 2009-6-5 48256F32002924A6482575C8001C8282[A5-王田≈B1-章瑞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