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敢 通讯员 陈道平)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大小浦村渔民林金福一走进没膝盖深的水中,就看到成堆辣螺趴在水底的礁石上,伸手拾得。他开心地说,在自家门前的岛礁附近出现了过去几年来很少见的辣螺成堆生长现象,捕捞起来十分方便。
在海水清澈、透明的椒江大陈岛,这几天,以钓鱼为生的大陈镇卫星村渔民黄海兵也高兴得合不拢嘴,自5月份以来,他出海钓岩头老虎鱼,每天收入都有几百元。如今,赶海的海岛渔民丰收的日子渐渐多了起来。
“这是椒江伏季休渔 、转产转业减少渔民人工放流、污水标准排放等综合措施修复海洋生态的结果。”椒江区海洋与渔业局高级工程师陈清建告诉说。近几年,椒江区海洋资源衰退速度呈现出减缓的态势,部分珍贵的海洋资源正在恢复性增长。
过去,由于环境污染、滥捕等各方面原因,该区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恶化。为了让大海喘口气,椒江区从1995年开始全面实行海洋伏休制度,至今一直坚持了10多年。据介绍,休渔对于经济鱼类的产卵群体繁殖和幼鱼生长,起到了明显的保护、增殖作用。
多年在下大陈岛从事餐饮生意的项晟介绍说,今年4月以来他收购的墨鱼比往年明显增多,每只墨鱼一般体长10-12厘米,体重150-200克只,个别大的甚至达到400克,这是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出现的新景象。
近年来,椒江区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海岛渔民转产转业新路子,特别是通过特色增养殖转产转业渔民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椒江大陈镇卫星村渔民郑金富自2008年9月在区海洋与渔业局的支持下,组建了椒江区海带养殖示范基地,现在他所在的星浪水产养殖合作社在大陈浪通门海区的养殖的海带面积已达到350多亩,(干海带)平均亩产可达到1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