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F0017版:精彩浙江
3  4  
PDF 版
· 亚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中国第一座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
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施工的大型水电站 新安江水电站
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的公、铁两用桥 钱塘江大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09年5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亚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中国第一座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
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施工的大型水电站 新安江水电站
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的公、铁两用桥 钱塘江大桥

  亚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中国第一座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

  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施工的大型水电站 新安江水电站

  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的公、铁两用桥 钱塘江大桥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是我国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同类电站单个厂房装机容量最大、水头最高的一座;也是亚洲最大、名列世界第二的抽水蓄能电站。自建成以来积极发挥了对电网系统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的重要作用,并有效提高了电网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率,充分体现了抽水蓄能电站的显著价值。至今,电站已为系统紧急启动事故调频五十余次,并在历年迎峰度夏和重大会议保电任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水电站凝聚了无数智慧的天荒坪水电站,像一颗璀璨的名珠,坐落于安吉,使这里增添了工业旅游、科普教育价值,成为独特的旅游胜地。

  电站上水库位于海拔千米的天荒坪之巅,蓄水之后,碧波荡漾,湖面面积达28公顷,是一个昼夜水位高低变幅达29米多的动态湖泊,形似“天池”,具有极大观赏性。下水库横截大溪峡谷而成,茂竹修林,高山对峙,而厂房位于山腹之中,幽深隐密。地下厂房,上、下水库落差607米,特别是长达20余公里的高等级盘山公路,迂回曲折,盘桓而上,公路两边翠竹连绵,遥看对面峡谷,就象一幅秀美的江南山水长卷。

  链接——《浙江日报》从1986年至今对其进行了140余次报道,主要有:1986年11月1日1版《我国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1990年2月1日4版《华东首座抽水蓄能电站》;1994年3月20日2版《敢叫“天荒”放光彩》;2008年9月29日2版《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举行10周年庆典活动》。

  秦山核电站

  逶迤的秦山脚下,一座巨大的浮白色圆形核岛悄然耸立,十分醒目,那便是秦山核电站。随着秦山核电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的相继建成,这里成为举世瞩目的核电基地。

  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1983年,一支操着南腔北调的建设大军云集于此,开始工程建设。经过81个月艰苦卓绝的奋战,我国第一座30万千瓦秦山核电站终于在1991年12月15日实现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也标志着“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被誉为“国之光荣”。

  现今,秦山核电的二期、三期工程也早已建成发电,源源不断地为华东地区输送电力。促进了经济发展。自秦山核电站建成以来,秦山地区尚未发现因核电厂运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周围地区民众对秦山核电站也给予了良好的评价。

  链接——《浙江日报》从1982年至今,对秦山核电站进行了278次的新闻报道,主要有:1982年11月18日1版《第一座核电站厂址巡礼》;1982年11月16日4版《我国第一座三十万千瓦核电站》;1989年9月22日1版《秦山,核电之城》;2005年9月23日9版《中国核电建设的新里程碑》。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建造前,由于建设受自然影响较大,曾有人称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工程设计师10年的测量和试验下,大桥于2003年动工并最终提前八个月在2008年建成,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最宏伟的人工建筑之一。

  舞动长三角。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将使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上海和宁波的陆上距离将缩短120公里,沪、杭、甬之间将形成一个2小时的“金三角”交通圈,一个更为便捷的交通时代已经来临。

  技术领先。大桥建设创造了6项世界或国内第一,包括在国内第一次明确提出设计使用寿命大于等于100年的耐久性要求;大桥50米箱梁“梁上运架梁”技术,其架设运输重量从900吨提高到1430吨,居世界第一。大桥钢管桩的最大直径1.6米,单桩最大长度89米,最大重量74吨,开创了国内外大直径超长整桩螺旋桥梁钢管桩之最。在滩涂区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开创性地采用有控制放气的安全施工工艺,其施工工艺为世界同类地理条件之首。

  双赢经营机制。杭州湾跨海大桥也是国内第一家以地方民营企业为投资主体、投资超百亿元的国家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共有17家省内民营企业投资入股。可以说,大桥项目的投资体制和建设模式,对拓宽民营资本的投资领域,建立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有机结合的投资模式,取得政府和企业“双赢”的经营机制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链接——《浙江日报》对大桥的建设十分关注,从1995年开始,至今对其进行了近300次的报道,主要有:1995年11月3日3版《杭州湾跨海大桥论证趋完善》;2007年6月26日1版《杭州湾跨海大桥今日全线贯通》;2007年6月26日2版《创新撑起“第一桥”》;2007年6月27日1版《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贯通》。

  1959年4月9日,杜鹃花开得如火如荼,周恩来总理前来视察新安江水电站工地,写下了一段激动人心的题词: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

  这座被人们誉为“长江三峡的试验田”的水电站,坐落于新安江城西的铜官峡谷处,兴建于1957年4月。1960年4月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整个工程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基本建成,创造世界水电站建造史上的奇迹。它不但保证了下游几十万亩粮田的旱涝保收,保证了几百万群众的供水,而且已累计发电500多亿千瓦时,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相当于8个新安江电站的总投资。

  站在坝顶东望,是因水电站的建造而兴起的新安江新城,一江碧水逶迤东去,给这座水电之城带来独特的小气候,宛如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使新安江成为名闻遐迩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往西俯瞰,可见高峡平湖,岛屿点点,享有盛名的千岛湖正是因为水电站的建成而形成的人工湖(新安江水库)。1963年,郭沫若先生参观水电站后有诗赞美:“西子三千个,群山已失高;峰峦成岛屿,平地卷波涛。”

  链接——《浙江日报》从1956年至今对其进行了近250次的报道,主要有:1956年8月4日1版《新安江水电站初步设计完成》;1990年5月1日2版《新安江水电站赚回六个相同规模电站》。

  新安江水电站

  钱塘江大桥

  大桥如虹飞架南北,铮铮铁骨肩负重任。全长1453米的钱塘江大桥位于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钱塘江上,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主持施工的公铁两用特大桥,横贯钱塘南北,连接浙赣铁路和沪杭甬铁路的咽喉要道。为了保护钱江一桥,已经禁止货车通行,随着新浙赣线隧道穿越钱塘江,钱江大桥不再通火车。

  钱塘江大桥于1934年8月8日开始动工兴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历时三年零一个月时间。钱塘江大桥的建成不但极大地方便了钱塘江南北的交通,而且与六和塔一起构成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南线宏伟壮丽的景观。

  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建造主持者是当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博士。首次采用气压沉箱法掘泥打桩获得成功,打破了外国人认为“钱塘江水深流急,不可能建桥”的预言,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由他主持制订的建桥方案不但切实可行,而且比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提出的方案减少投资约二百万元。

  雄伟壮丽的大桥,抒发出中华儿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豪情壮志,而铭刻其中的“殚精竭智千日功,通车之日却炸桥”的扼腕痛心却使国人永志难忘。钱塘江大桥多次被炸断,直到1953年9月,大桥方得到全面修复。

  2006年5月25日,钱塘江大桥因4度毁于战火又4度重建的经历和为浙江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而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如今,杭州段的钱塘江上耸立着钱江二桥、钱江三桥、钱江四桥……唯独钱塘江大桥桥名不改,巍然屹立在月轮山前。

  链接——《浙江日报》从1949年至今对其进行了近350次报道,主要有;1997年10月8日1版《我省纪念钱江大桥通车六十周年》;2001年5月2日1版《钱塘江大桥修复通车》;2006年4月19日1版《钱江大桥成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精彩浙江 F0017 亚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中国第一座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
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施工的大型水电站 新安江水电站
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的公、铁两用桥 钱塘江大桥
2009-5-27 浙江日报f00172009-05-2700010;浙江日报f00172009-05-2700015;浙江日报f00172009-05-2700014;浙江日报f00172009-05-2700017;浙江日报f00172009-05-2700016;浙江日报f00172009-05-2700018;浙江日报f00172009-05-2700019;浙江日报f00172009-05-2700012;浙江日报f00172009-05-2700013;浙江日报f00172009-05-2700009;浙江日报f00172009-05-2700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