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不少心理情景剧都来源于发生在校园中的真实故事,中国计量学院选送的《迷失》就是其中之一。
剧中,名叫秦川的男孩不时看到一个身穿红色连衣裙的女孩。这个女骇,总是旁若无人地挽着一个并不存在的男孩的手,对“他”微笑,跟“他”谈心,喂“他”吃爆米花,甚至靠在“他”的肩膀上……
场景切换。心理咨询室内,秦川表达着对红衣女孩的担心:“她是一个可怜的、迷失在自己臆想世界里的女孩。她这样一个女孩,会不会被人撞到,会不会被周围人嘲笑?”
事实上,红衣女孩是秦川臆想世界里的人物。一起车祸之后,秦川痛失心爱的女友,产生了上述幻觉。在惨痛的心理刺激后,他丧失了部分记忆,甚至想不起来自己看到的红衣女孩,就是自己的女友小秋。
感慨之余,听着专业教师的点评,观众开始意识到,人生总会有不可抗拒的挫折、分离甚至灾难。面临生离死别,我们往往会有分离焦虑,此时,应急心理修复就显得至关重要。
“跳出来看,会看得更加真切;直面现实,才能接受和放下。心理危机发生时,我们需要的是平和宽松的心态。”中国计量学院曾延风老师的点评,给感人的《迷失》增添了理性的色彩。
方婷介绍说,与普通的相声、小品不同,心理情景剧注重的不是娱乐性,而是找出现实中蕴涵的心理冲突点。抓住针对人群的心理冲突,用艺术的形式加以表现,往往能起到比单纯的说教更好的心理疏导作用。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大三学生赵晓晓,对此有着切身的体验。
去年,他参演的《重修班的故事》,在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中深受大家欢迎,获得了一等奖。剧中,3个主角屡屡“挂科”(考试不及格)几乎丧失了自信,但最终,他们通过心态的转变扭转了“人生颓势”。
“不是不能做到,而是我们的态度不够积极。”赵晓晓说,这样的心理体悟,对于大学生来说就像是一锅“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