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专家鉴定小组
连夜开展实地勘验
· 保护生命平安出行
· 公众质疑
“5·7”飙车致死案
· 毫不留情地剖析
查找管理漏洞
· 追问“马路杀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5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违法超速,这一伤人夺命的“马路杀手”,为何总是屡禁不止?为何如此肆无忌惮?
追问“马路杀手”
本报记者 朱海兵
  一位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遗憾地离我们远去。但下一个又会是谁?“马路杀手”何时不再夺命?

  追问之一:

  不偿命的“杀手”,只能听之任之?

  谁都知道,“十次事故九次快”。

  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肆意超速行驶,甚至在街头狂飙呢?

  “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沉重的违法代价,使那些人不敢为所欲为。”不少专家和读者指出,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现在对交通事故责任人的处罚实在是太轻了,一般就是扣分、赔钱,而且大多还不需要自己出钱,由保险公司理赔。即使是撞死人,按《刑法》规定,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肖燕副教授说:“我觉得,有些严重超速违法行为,不应等同于普通交通肇事,这种心态的性质是‘漠视不特定的公众人员的安全’,应考虑涉嫌危害公共安全。”去年8月,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就首次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对3名酒后飙车的男青年进行判决。

  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据《刑法》规定,是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重罪。重罪对交通违法者的震慑力,无疑将大大加强。

  追问之二:

  违法狂飙,能不能及时吊销“杀手证”?

  杭州“5·7”飙车致死案的肇事者,此前有过3次超速行为,其中去年12月那次飙到了210公里/小时,而限速为120公里/小时,远超过50%。

  我省对严重超速违法行为的处罚一向从严,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一律吊销驾照。

  有10多年驾龄的司机刘子昆认为:“这个肇事者的驾驶证之所以还没有被吊销,可能涉及到一个程序问题。现在抓超速,基本上是非现场执法,然后将处罚通知书邮寄给违法者。违法者若不主动去接受处罚,则会在年审时算‘总账’。”

  刘子昆说,非现场执法发现要吊销驾照的,应“特事特办”,一发现就从严处罚。这样才能及时减少对公共安全和他人生命的威胁,对违法者本人也是一种更负责任的做法。

  追问之三:

  斑马线成了“死亡线”,安全感从何而来?

  “行人频频在斑马线上被撞死,几成‘死亡线’,这完全是对社会秩序和现代法治的一种莫大讽刺。”

  一位网友说,谭卓的遭遇不是一个人的悲剧,从他的悲惨遭遇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会产生强烈的战栗:行走在理应代表着安全的斑马线上,却根本没有什么安全保障。更重要的是,斑马线不安全,乱穿马路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这不正等于是在“号召”大家一起来交通违法?

  “一个城市的斑马线那么多,不可能全部进行监控或测速,如果靠司机的自觉,很难做到。那就只能靠重罚,来促进交通违法者切实增强自律意识。”网友“正义良心”认为,管理部门应该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像设一条类似“终生不得再驾驶机动车”的“红线”,如开车致人重伤、死亡的,或发生两次以上负主要责任的较大交通事故的,终生吊销驾照。

  追问之四:

  非法改装的“帮凶”,为什么没有斩断?

  “一群群小年轻,每天开着个改装车,弄得排气管像污水管那么大,闹市区轰鸣狂奔。看着胆颤心惊,听着烦躁难眠。”

  网友“新鲜绿茶”特别关心改装车问题:“现在马路上飙车族一天比一天多,非法改装店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专门的非法飙车网站和组织。关键是,这群人长期在马路上飞驰,把自己的快感建立在无视国家法律和蔑视他人生命的基础之上,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

  一些读者提出,应该好好查一查,那些改装车是如何通过年检的。机动车年检,应该切实加大力度,对那些不符合规定或影响到安全的改装车,一辆也不放过。

  追问之五:

  飙车成了社会公害,

  根源在哪里?

  飙车,在杭州已然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不少读者认为,杭州“5·7”飙车致死案所暴露出来的,有管理缺位的因素,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深层次原因,那就是少数人法律意识的淡薄,尤其是“生命权意识”的缺失。

  “夜里开开嘛,天还这么早,怎么好开的……”这是事发现场目击者记录下来的,来自与肇事者有关的一位黑衣女士的话语大意。

  一网友说,这显然并没有指责肇事者在城市道路上飙车的意思,只是责怪不应该太早上道,让人匪夷所思。

  案发前,事发地的群众多次向主管部门反映此地飙车现象严重,发动机的轰鸣声成为扰人“恶梦”,但直到悲剧发生后,有关部门才出台严厉打击的相关举措。人们担心的是,事过境迁,不久的将来,飙车一族又会卷土重来,谁能保证不会出现下一个“胡斌”?

  更多的读者指出,违法超速行驶尤其是飙车行为的愈演愈烈,根源在于“对生命缺少尊重和敬畏”、“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相关部门、学校,特别是家长,是不是该考虑,把“生命教育”作为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的基础。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10 追问“马路杀手” 本报记者 朱海兵 2009-5-13 48256F32002924A6482575B4003934CE[A1-朱海兵≈B1-郭晓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