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7版)
启动新引擎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57家小型非公有制企业、62个党员、1个“工业联合支部”——作为船寮镇党建工作的重头戏之一,这个独具创意的非公企业党建项目赢得了青田县委全会上的“满堂彩”。“整个公司只有我一个党员,达不到支部成立标准,更别说过支部生活了。”青田县东因印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爱雄,如今已是“工业联合支部”的党员,最近几个月来,他不仅参加了赴温溪等地知名民企考察学习的支部活动,还背上书包做起了学生,聆听应支部之邀前来船寮镇的温州企业家讲授“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发展课”。
哪里有经济工作,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如今在青田县,这句话已绝非一句口号而已。船寮镇党委书记何洪港告诉笔者,“工业联合支部”这一创新的党建载体,使57家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拧成了一股绳,大家不仅共同探讨应对措施,还发起了“不裁员、不减薪”的倡议,使企业有效地在“非常时期”稳定了军心。
积极推陈出新的不止船寮镇。今年以来,青田县还开展了“红领兴企”计划,专门从县直机关抽调40名优秀干部下派到重点生产企业任“红领兴企”指导员,指导企业抓好党建工作、帮助企业破解生产经营所面临的各种难题。“他们不仅是组织建设的推进员,更是政策法规的宣传员、企业发展的协调员,帮助企业化危为机、共克时艰,全面提高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非公企业党建注入了新的活力。”饶钦英说。
以创业为翼
让基层群众共享党建硕果
离县城有近一小时的行车距离、缺少具发展优势的传统产业、村集体收入偏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季宅乡季宅村的村民想要创业致富,都是困难重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的偏远山村,却在去年一年间书写了一段“创业传奇”:成立了茅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的新模式在全村开发了920亩标准水果园,发展出了绿化苗木、观赏花卉等新产业,年创收86万元,村集体收入首次突破了8万元。
“先是村党支部以发展特色产业的名义,获得了低于普通贷款利率一半多的创业贷款,成立了合作社,再由支部里具有营销经验的党员负责合作社的日常运作,指导农民标准化种植、发展新产业。”谈起致富经,季宅村党支部书记洪永卫如数家珍。
季宅村的“跨越式发展”,是青田县委组织开展“创业富村”党支部创建活动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青田县在当地信用社设立专项贷款,对村党支部、党员发展特色产业给予财政贴息,同时将科技特派员、老专家服务团等各类科技人才都纳入“创业富村”智囊团,对各地的创业项目给予技术支持。
政策开道、资金保驾。目前青田县已有286个村党支部落实了创业项目,4000多名农村党员参与了创业活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创业创新热潮正在侨乡大地上蓬勃兴起。
通讯员 崔 璀 章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