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的是普通农民叶根土一家60年来的故事。
1950年初春,本报记者徐永辉下乡采访,“偶遇”在嘉兴过着流浪生活的雇农叶根土一家人。叶根土和妻子高阿二、大女儿叶桂凤、大儿子叶兴富、小儿子叶兴友一家5口,虽然过着贫困的生活,穿的是破烂的衣服,但是脸上却露出翻身解放的喜悦,孩子们还唱起了欢快的歌……
徐永辉按动快门,为叶根土一家拍下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张“全家福”。从那以后,60年来,徐永辉一直追踪报道叶根土一家的生活,经历解放、改革开放……根土一家的故事曾经走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展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
60年后的今天,往昔的5口之家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衍生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今年4月,本报年轻记者袁艳随徐永辉来到黄岩,再度走进叶根土的大家庭,聚焦这个农民家庭由穷致富的历程,倾听他们难忘的生活记忆。
叶根土的妻子高阿二
吃住不愁儿孙福
85岁的高阿二是叶根土的妻子,听说徐永辉来了,满头银发的老人高兴地走出屋来迎接。
“根土去世快35年了,他要是能看到孩子们现在的日子,一定会笑得很开心。”风雨人生路,这位八旬高龄的老农妇目睹着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沧桑巨变,深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高阿二少年丧父。1942年,18岁的高阿二与在嘉兴县七星乡当帮工的30岁的流浪汉叶根土结成患难夫妻。两口子一起当佃农,做帮工。随后生了女儿桂凤和儿子兴富、兴友,夫妻俩为地主卖命种田,挑水、养牛,在艰难中生活,一直熬到解放。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1950年初春,徐永辉第一次下乡采访,路过嘉兴县七星乡二村时,被两个孩子欢快的歌声所吸引,而这两个孩子正是叶根土的儿女。徐永辉也因此结识了叶根土一家,并为他们摄下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张“全家福”,画面中的大人和孩子衣裳褴褛。解放后,连续4年农业大丰收,务农的根土攒了点钱,带着全家回到原籍黄岩县凉棚岭村和老娘团聚,从此在黄岩安家。有了自留地,养了肉猪,过去一无所有的他们,生活也渐渐有了起色。
“解放前,连饭都吃不好,吃了上顿担心下顿。流落嘉兴时住在不满10个平方米的灶披间里,只有半张桌子,一只铁锅,5个人就蜷缩在一张破棉絮铺的木板床上……”高阿二老人的思绪不免回到了60年前。
“现在,吃住不愁,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大儿子兴富从厂里退休了,大孙子是技术工人;大女儿桂凤的3个儿子造了新房子,孙女都要考大学了;兴友夫妻俩一个做工,一个做点小买卖……”扳着手指,说着儿孙们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生活,老人家打心眼里高兴。
如今,孩子们都盖起了新房,儿子、女儿都想接她一起生活,但高阿二还是喜欢独自生活,衣食起居自己料理,生活无忧无虑。谈起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人喜上眉梢。“今天可是好日子,我要换件新衣服拍张照。”说话间,老人已穿上一件鲜艳的红色唐装,笑呵呵地走到镜头前。阳光下,老人的笑容显得格外灿烂。
叶根土的儿子叶兴友
小康生活乐陶陶
“快,快进屋来坐!”看到记者和村干部,叶根土的儿子叶兴友连忙招呼我们到家里参观。叶根土家第一张全家福中,那个怀抱中的婴儿如今已是60岁的老人。
只见兴友家的3层水泥楼房宽敞明亮,电冰箱、电视机等家电一应俱全,厨房里也用上了煤气灶、抽油烟机。“我们的日子如今过得可不比城里人差。现在就差儿子娶媳妇了。”叶兴友的妻子高冬青一边说,一边热情地为客人们倒茶。
“我和共和国同龄,我们赶上了好时光。60年前,父母带着我们3个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现在是彻底大变样了,”翻阅着记者随身带来的老照片,不善言辞的叶兴友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我和老婆是1979年1月结婚的,正好赶上了改革开放,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致富啦!”
“我和老婆刚结婚的时候,刚能解决温饱问题,‘新房’就是半间破旧的老屋子,惟一家具就是一张小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进了我们家。当初做梦都想不到这辈子还能过上这般好日子,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他回忆说,高冬青嫁过来没几天,就和乡里的姑娘上山培育茶园,跟着他下地干活。夫妻俩还种起了橘子,农闲时,自己做点小工,媳妇搞点家庭副业——养猪、绣花。小两口忙得不亦乐乎,第二年,高冬青还被村里的妇女们推荐为代表,出席县里的妇代会,成了叶家的大喜事。
兴友和千千万万农民兄弟一样,靠着好政策,凭着勤劳的双手,家里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上世纪80年代,两口子盖起了第一幢房子,七八年前又在边上盖起了新房,还进行了装修。
过上了小康生活,老两口依然没闲着。叶兴友当泥水工,一个月收入有2000多元,高冬青自己生产销售米面,做点小买卖,每个月也能赚个1000多元。两个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女儿叶珠菊嫁给了一位大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小囡囡都快5岁了,现在叶珠菊还自己创业开了家米店。儿子叶呈剑学了厨艺,现在跟着表兄一起在路桥经营一家饭店。听了叶兴友的一番介绍,一旁的村干部打趣说:“你们家可是从一产转型到二产和三产了。”
“这不算什么,今年3月,我和老伴还去杭州旅游了一回呢!” 叶兴友说,“时代在进步,交通方便了,现在城里人时兴到咱们农村‘农家乐’,我们农民也可以到城里旅游。” 一句话逗得满屋子的人都笑了。与记者告别时,兴友一家邀请我们常来凉棚岭村做客,看看他们一年更比一年好的农家生活。
叶根土的外孙杨辉军
走南闯北忙致富
杨辉军,叶根土大女儿叶桂凤的大儿子,是叶根土后代中走出浙江创业的“第一人”。
“现在你们的生活好了吧?”
“我们还要努力!”
“他们的生活和全国农民一样,一点一点好起来了,叶根土家是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比较慢,过去这里很穷,但他们靠自己的双手,造起了新房,生活也过得不错了。”
“希望父母也买一台照相机,每年拍一张《全家福》照片?”
“不买,我们还要艰苦奋斗几年,还需要攒钱装修新房,买新家具!”
……
这是两年前在《我和“春晚”的故事》拍摄现场,主持人朱军、本报记者徐永辉和杨辉军对话的真实回放。杨辉军的言语中透着十足的干劲、信心和农民后代的质朴。
“我们还要努力!”——多年来,杨辉军3兄弟一直循着这个信念努力。
叶桂凤19岁的时候嫁到黄岩区茅畲乡,茅畲乡是一个革命老区,日子过得并不像交通条件好的地方那么富裕,但桂凤总是很乐观地教育孩子,好日子要靠自己出去闯。
到安徽当泥水工,在温州当工人,闯上海种西瓜……杨辉军高中毕业后,从没停下勤劳致富的脚步。这几年,他和妻子走出黄岩,在上海近郊承包了10多亩土地种植大棚西瓜,虽然一年有近10个月在异地辛苦种瓜,但每到丰收的季节总有说不出的喜悦。除去各类成本、生活开销,杨辉军夫妻俩种植西瓜,一年一般能有三四万元的积蓄。
茅畲乡党委书记李素霞告诉记者,茅畲乡是西瓜专业种植乡,三分之二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种西瓜,杨辉军可是新一代走出去的技能型农民,掌握种植好西瓜的一技之长,还能敏锐地捕捉市场信息,既为自己创业致富,又为外地农民传经送宝,可谓是在农业上发挥聪明才智、施展才华。
这几年,眼看着家里的3个儿子分别盖起了3层楼的新房子,孩子们生活过得有奔头,66岁的桂凤脸上笑容自然多了:“等孩子们到了我这年纪,还不知道他们的生活好到哪里去了,真是想象不来啊!”
最令她欣慰的是,19岁的大孙女杨希晨,也就是杨辉军的女儿,读书勤奋优秀。“晨晨正在省重点中学——黄岩中学读高三,今年就要考大学了,我们可指望着家里出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
春花烂漫迷人眼。走在田间小路,满野的油菜花儿闪耀着希望的色泽,散发着勃勃生机,正如千万农民家庭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般美好。
采访后记:苍天大树的繁茂归功于土地的养育,百姓生活的日益富足归根于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在春意盎然的日子里,记者走进黄岩农民叶根土后代的家中,感受着他们生活的喜怒哀乐,感受着他们的平凡与伟大,采访的每一天我们都在感动中度过。从告别贫穷到走向温饱,从实现温饱到走向富裕,每一次农民生活的幸福变迁,都折射着中国农村的日新月异,激发着我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