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差资格监管
是真心行善还是另有所图
4月10日下午,在义乌市现代公寓一个房间,50岁的林如新情绪低落,他告诉记者,这些天面对媒体压力很大。
林如新是温州市苍南金乡人,在义乌做生意20多年,今年大年初五,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义乌市香山路人才市场门口以年租金7万多元租了块场地,自费开设了施粥摊。
开始几天,林如新把亲朋好友全叫上了,后来又从厂里叫了一些工人,不过,到了第四天,很快就有志愿者加入进来。从此,志愿者慢慢成为施粥摊的“主力”。
这些人都有正式职业,其中有董事长、教师等,平时都很忙,工作也很累,但为了施粥摊,他们不辞辛劳。因为起得早,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是红着双眼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身体不支的现象。
做一位施粥志愿者并不容易:每天一早,他们就汇集到施粥点,从5时多要忙到8时,而后匆匆赶去上班,没有一天休假。直到4月4日,停掉了施粥摊。
林如新在义乌从事礼仪庆典、包装印刷行业,一年营业额只有1000万左右,在数以万计驻义乌的温州商人中,做的生意不算大,默默无闻20多年,可在街头施粥,却让他一下子成了“名人”,于是各种流言和猜测四起。
“刚开始为施粥摊的资金发愁就不说它了,一个卫生安全问题,可是天大的事,如果有个什么闪失,好事就会变成坏事。所以这65天,我每天提心吊胆,都提着脑袋的。谁愿意作这样的秀?”林如新心里很委屈。
施粥摊虽然停掉了,林如新表示只要有机会,施粥摊还会开。“资金不成问题,一位在北京经商的朋友打电话来说要出资50万,让这粥摊继续温暖每一个需要的人”。
其实,无论是新旧粥摊,都有一个同样的问题缠绕在公众的心中,施粥者是真施惠,还是舍小恩小惠图名利?
4月12日,在义乌市人才市场门外,一家新的免费粥摊开张了,第一天,就许诺免费施粥要坚持10年。
施粥者是一家金华的整形医院,医院每天用一辆黑色商务轿车把粥从金华市区送到义乌,此前,即今年3月15日,他们已在金华市区开办了一个“善食堂”,每天提供中饭和晚饭,许诺坚持50年。
在一些网友称赞新施粥摊入住义乌的同时,也有网友提出质疑,认为不排除这家民营医院有商业目的在内。
对此,有社会专家认为,施粥摊不像个人的捐赠行为,而是一个群体行动,带有广泛的社会性,而目前政府部门对行善者一般不太严格管理,热心的人们只要能募到点钱,就可以开张粥摊,做帮工的志愿者也是一呼百应,政府只是寄望于他们的自律能力,没有任何门槛。所以也有人认为政府职能部门要负起监管的职责,才能让民间慈善从一开始就有个良性健康的发展空间。
二差规范的运行机制
从随机募捐到自发接力
因为春节后半个月,往往是义乌人才市场民工最集中的时间,林如新“起初只想做15天”,可是没想到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聚集在人才市场的打工者越来越多,“很多人一大早就等在这了,就是为了能喝上碗热粥。一直找不到工作,他们连饭钱都难以解决了。看到他们颤巍巍的手,我就觉得要想办法把粥摊撑下去。”
于是,林如新在郊区租了间民房,请了两个师傅熬粥做馒头。每天2000个馒头需要500元,1000碗粥是400元,小菜150元,一次性筷子50元,还有送粥的车租金要100元,加起来是一天1200元。
由于资金的短缺,到了3月3日,在生存了1个月零4天后,施粥摊只剩下能应付三至四天的资金了。面对资金的匮乏,是继续还是停掉?这是施粥摊第一次走到十字路口。
那些天,是林如新最难熬的日子。一有人流露出一点捐款意愿,他就会高兴得像个小孩,打电话给志愿者通报消息。
后来,台州路桥义乌商会的爱心接力,让施粥摊绝处逢生,他们每天出资1200元,接下10天的开支,把施粥善举延续下去。林如新和志愿者商定3月31日这天关停。
考虑到天气转热后食物卫生的问题,志愿者提出接下去可以做凉茶,向路人免费提供。
然而,就在快要关停时,一位名叫张祝福的义乌人又捐了4800元,于是把停掉的时间再延长到4月4日。
资金始终是施粥摊的一大问题,总是来一笔钱办几天。有志愿者曾经在财务问题上提出出纳和会计分开,这样便于账目明晰,有利规范。但由于林如新负责联系和筹措资金,从头到尾还是由他一人掌管。
有网友认为,在正常状态下,一个施粥摊应该有完整的运行机制。从接受社会捐款到聘用人员和志愿者,从卫生条件到卫生安全的保障,都应该是非常全面的。很显然,林如新的施粥摊并不具备这样的运作模式,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施粥摊的停掉也在所难免。
三差舆论引导
志愿者变成辟谣者
网民“绿叶”是在当地媒体上看到施粥摊缺人手后,报名参加志愿活动的,正月十三那天早上5点半,与“绿叶”一道来的还有五六位志愿者,此后,报名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仅“绿叶”就发动了近20位网民参加。
让大家感动的是,这么长时间下来,大家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4月1日早上5时40分左右,义乌市卫生部门两个监督员来到施粥摊现场检查卫生情况,询问稀饭和馒头的生产情况,并登记了小菜的生产日期等信息。本来打算去稀饭加工点查看的,但是林如新在温州还没回来。于是,和卫生部门约好了第二天他回来后再去查看,走前监督员告诉他们千万要注意卫生。第二天卫生部门并没有来。
4月4日,在施完最后一天粥后,如期停掉了。
没想到第二天,在林如新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说,不是因为卫生条件,本来还想办下去的。这样到了媒体上,就成了那天卫生检查后被政府叫停,网上针对政府职能部门的骂声一片。
一直躲在幕后拒绝媒体采访的志愿者坐不住了,他们又开始忙碌起来,因为他们要站出来辟谣,说明真相,“不能因为媒体曲解,在传播中,离事实越来越远,不但让政府背了黑锅,而且也给我们辛苦了65天的爱心成果抹黑。”为此,他们还特意推选出了两位志愿者的“新闻发言人”,一正一副。
从4月9日到第二天晚上,他们已接受了包括本报、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全国六家媒体的当面采访,“绿叶”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接受媒体的采访,也是最无奈的一次。现在舆论对他们很重要,这次他们也吸取了教训,一是今后必须要合法行善,二要和媒体适当地接触,对慈善行为,也需要舆论上的客观引导。
四差政府公共服务
卫生安全怎么管
4月9日,针对网上热议的施粥摊因卫生条件被叫停的说法,义乌卫生部门作出回应。
“当时并未说卫生不合格。”义乌市卫生监督所所长、卫生监察大队队长陈丹誉告诉记者,当时两个监督员主要去了解加工点的情况。“不管是营利性还是慈善活动,监管好卫生都是我们的职责,但对于慈善活动,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以更好地服务和倡导慈善之风。”
当时去现场的卫生部门监督员张映红说:“我们当时介绍自己是卫生局的,想了解他们的加工点情况,指导一下工作。给林如新打了电话,问他加工点的地址,他也说不上来。”
通过这么一次风波,林如新也明白了一个问题,行善也要讲究质量,施粥摊必须要得到卫生监督等部门的管理,“毕竟涉及到每天1000多号人,万一出点什么事,我们的责任很大”。另外,施粥人员没有健康证,如何保证碗筷的消毒,对这两个问题,他也意识到不能含糊。
很多网友认为,为粥摊服务的志愿者办个健康证,对碗筷的消毒标准指导一下,提供一下这些公共服务救济并不难。“在社会慈善文化尚不发达的今天,林如新式的施粥善举需要鼓励和保护。眼下,我们最稀缺的,不是慈善供给的意愿和能力,而是保护和培育慈善供给的政策空间。这就需要政府的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慈善事业量体定制。”
“政府部门对这类民间慈善活动有必要去管理,但如果管理会保护这种自发性和积极性,是值得探索的。”有专家这样认为。
五差慈善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怎样看待“施粥养懒汉”
施粥善举,在义乌本地的几个论坛也备受关注,也有网友提出,关于行善是不是应该选择对象,不能助长不劳而获行为。
采访中,一位志愿者说起当初的事情来还是很激动:“那天,就剩最后一个20岁的女孩子在桌子上吃,喊了好几遍,吃好把碗拿过来,我就等着给她洗这个碗了,洗好了,我要赶去上班。等了5分钟,她就是赖得拿,最后是她的父亲把碗拿过来的。这件事让我很气愤,我真不知道自己为这样的人辛苦有多大的意义。”
有这样感觉的志愿者并不少。因为很多次看到有雇主到这里来招人,一天65元,结果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宁愿在这里吃免费的粥,也不愿去赚这一天65元钱。在吃粥的人群中据说也有小偷和流浪汉,“我们这么辛苦,难道就是要同情这样的人吗?”
针对施粥摊是否会“养懒汉”这个问题,志愿者们也专门讨论了一番。有人吃了免费粥后,把馒头藏在兜里,留到中午吃。有志愿者认为这会助长懒惰行为,提出免费分发的馒头由两个减为一个,或者干脆不发馒头,只把粥烧得稠一点。这样求职者不会因为有馒头吃而不去找工作。
提出反对的则认为,免费施粥是为了给那些外来求职者一份温暖。刚开始有馒头,渐渐地少发馒头直至不发馒头,会让人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网友“啃啃猫”说,施粥并不仅仅是为了救助要饿死的人,而是体现一种善心,“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我们眼中区区的一顿早饭,对他们来说,或许就是一天的希望,就是努力寻找工作的动力。”
施粥摊的组织者林如新却认为,在施粥摊面前,不管他是小偷还是懒汉还是一时找不到工作,或者或许他很有钱,都要一样对待。“每天送出的近1000份早餐中,天天来吃的老面孔也就六七十人,最多也就占喝粥者的10%,绝大多数是新面孔。真正懒惰的也就那么极个别的人,并不代表大多数。哪怕他是小偷,我希望他会因为吃饱了肚子,少偷一点,也是好的。”
一碗稀饭、两个馒头加小菜,每日花1200元左右,就可以帮助1000个人,每天的队伍也越来越整齐。林如新觉得他和其他志愿者做这件事还是很有价值的,毕竟有这么多人得到了帮助。“我不要求一碗粥能起多大作用,对需要的人,它只是一份一两元钱的早饭而已,最多是一份温暖。”
慈善是什么?不是施舍,更不是有条件的施舍,不是带有优越感的同情,更不是自我满足,而是一种人文关怀。很多人做着善事却不能意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