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新闻周刊·民间
3  4  
PDF 版
· 一对老人架设的中美“友谊桥”
· 百万富翁越狱致富又自首
· 有情人捐肝救初恋情人
· 五名中学生建书社
· 获救者40年湖边寻恩人
· 他办了家“故事技校”
· 大学生做家教资助贫困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杭州亲亲家园有家全国唯一的中美友谊民间纪念馆,克林顿、小布什、基辛格等都和这里鸿雁往来……
一对老人架设的中美“友谊桥”
■实习生 谢晓韵 汪 曼 本报记者 朱海兵
  “亲亲家园西头,紧握手。风尘仆仆光临,当迎候。中美间,多龃龉,须交流。彩虹飞架大洋,天地奏。”

  在杭州市亲亲家园三和大街西,小桥流水,绿树掩映下,有一幢崭新的红色高楼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一楼106号门口挂着一首词《相见欢》,代替主人迎接前来参观展览的宾客。

  这就是全国唯一的一家中美友谊民间纪念馆,而创办这家纪念馆的,则是一对平凡的退休夫妇:原在浙江展览馆工作的潘杰和原做教师的范祝华。

  在儿女的资助和开发商的优惠下,老两口去年倾其所有,买下这套184平方米的店面房,作为中美友谊民间纪念馆的新馆址。

  十年前的起念:把历史告诉更多人

  “我们只是想告诉更多人有关中美民间往来的历史。”老潘的夫人范祝华说起办纪念馆的初衷,记忆一下子回到了十多年前。

  那时,在浙江展览馆工作的潘杰正在撰写我国第一部展览史《中国展览史》。他发现,200多年来,中美之间的民间交往持续不断,如1784年,立国不久的美国就组织商船“中国皇后”号直驶广州贸易,揭开了中美通商的序幕。从此,两国人民往来频繁,从商贸到留学,涌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友好事迹。

  老潘回忆说:“我那时想得很单纯,既然中美民间交往的事实,大部分中国人并不清楚。中美关系虽然历经考验、时有波澜,但民间友谊一直绵延不绝,从不受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我能否建个中美民间友谊纪念馆,把这些历史告诉人们呢?”

  1998年冬,潘杰利用到美国探亲的机会,开始了对中美友谊史料的收集和钻研。

  潘杰的行动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很快,他就撰写了一部20多万字的中美民间交往故事,旅居美国的著名华人教授顾毓琇先生亲笔为该书题写书名:《彩虹飞架太平洋》,还欣然同意担任纪念馆的名誉顾问。

  时任中国驻美大使馆参赞的郑虎强对潘杰说:“你们这是民间外交,中美关系就是从民间外交——乒乓外交开始的。民间外交可以很好地弥补官方外交的一些不足。”

  潘杰夫妇由此感到肩上的责任之重大,也由此拉开了他们富有个人传奇色彩的“中美民间外交史”。

  十年来的执著:创造了奇迹

  从《中美友好二百年》、《桑兰之歌》,到《华人在美国的奋斗与贡献》、《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祝贺基辛格博士80华诞》、《中美军民并肩抗日》……

  中美友谊民间纪念馆于1998年创办,曾先后两次赴美展出。1999年9月在杭州推出的第一个主题展览《中美友好二百年》。许多参观者看完展览非常吃惊:“原来中美之间还有那么多友好交往!”

  2001年春,潘杰夫妇再次赴美,他们将《中美友好二百年》展览的内容印成画册,带到美国进行宣传。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收到他们寄去的《纪念画集》后回信称“赞赏你们的良好愿望”。

  为大型展览《华人在美国的奋斗与贡献》收集资料,潘杰夫妇在美国《世界日报》上撰文吁请华人提供资料,不少华侨纷纷给他提供自己创业的资料,95岁的华侨彭万硕曾任联合国驻沙特王国特使,他给潘杰寄来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在美期间,潘杰夫妇从报纸上获悉基辛格博士因病住院。他们想,基辛格是打破中美关系坚冰的关键人物,他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2003年基辛格80岁,何不搞个基辛格80岁生日展览!夫妇俩马上去信慰问,并告知了自己的想法。病中的基辛格马上回信,并寄来了有他亲笔签名的照片。

  2003年5月27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祝贺基辛格博士80华诞》展览在杭州举行。10月23日,潘杰夫妇应基辛格博士的邀请,前往曼哈顿基辛格事务所拜访。

  从2001年开始,潘杰夫妇与基辛格博士几乎每年都有书信来往,累计已有8封,并赠送书籍。在信中,基辛格对潘杰夫妇多年来致力于中美民间友谊事业十分赞赏,亲笔题词:“深切希望中美友谊纪念馆能永远成为增进美中两国友好和相互了解的桥梁。

  未来的企盼:搭建更多“友谊桥”

  这些年,潘杰夫妇在中美两国举行的一个个大型展览,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馆举办《中美军民并肩抗日纪念展》,在美国的华盛顿、费城、纽约、波士顿四大城市巡回展出。当地一些报纸和观众都感叹:“这是一个客观反映历史的展览。”18位旅美华人看了后,还专程赶到杭州来参观纪念馆。

  其实,每一次展览的成功背后,无不倾注了潘杰夫妇俩大量的心血。在纽约,他们连最便宜的招待所也舍不得住,而是租住在朋友一间破旧阁楼里。出门大都靠走路,路远才乘地铁,但他们却舍得花2美元影印一份资料,花10美元翻拍一张珍贵资料的照片。老潘说:“每一次展览的资料收集,基本上都要花上一两年的时间”。

  老两口的退休工资不多,每月除去生活开销,其余的钱都用在纪念馆上。但他俩对自己的“事业”乐此不疲。“这10年来,我们专心致志地为一件有意义的事而努力着,我们觉得很充实、很值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曾专门致信赞誉他们的努力。

  几经搬迁,纪念馆仍显得小而简陋,但这对老夫妇已很满足。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美友谊是永恒的事业。”今年适逢中美建交30周年,潘杰夫妇道出了心中的美好祝愿:“友善的中美双边关系,是对两国生存福祉的一种保障。希望我们民间人士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两国人民搭建更多的‘友谊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民间 00015 一对老人架设的中美“友谊桥” ■实习生 谢晓韵 汪 曼 本报记者 朱海兵 2009-4-16 48256F32002924A64825757800305B84[A1-朱海兵≈A5-谢晓韵 汪曼≈B1-杜大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