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从农田到餐桌”
路线图背后的“风险管理”理念
· 发挥“选择的力量”
风险预警的信息反馈效应
· “购销路线图”绘制
缘起“流通的大市场”
· “千人4批次”的检测率
科学手段确保食品追溯与召回
· 宁波绘制大宗食品“购销路线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千人4批次”的检测率
科学手段确保食品追溯与召回

  上午8时许,王培来到了位于宁波蔬菜副食品批发交易市场的检测中心内。他和另外11位同事分为早晚两班,工作时间从8时30分持续到晚上23时,与市场的交易时段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检测中心对市场内的蔬菜检测,实现了时间上的“全覆盖”。

  王培和同事们的主要工作职责是,通过快检,抽样检测出市场内各批次蔬菜的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快检的试剂费用大约是1元多一个批次,试剂和设备的费用由市贸易局提供,而检测人员的人工费用和场地则由市场出。

  于是,王培工作的这幢3层小楼,就成为了我们解读宁波大宗食品“购销路线图”上某一个具体环节的典型样本。

  “宁波市场蔬菜购销路线图”显示,市外蔬菜基地和国内专业蔬菜批发市场,是宁波市场蔬菜的主要供应源,分别来自全国28个省、市和自治区,占全市总消费量的60%。来自省内台州、温州、金华等地的蔬菜占比约15%至20%。

  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蔬菜,通过收购大户或是从产地直接进入到宁波蔬菜副食品批发交易市场,或是大型蔬菜配送企业,再经过城区64家菜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单位食堂或是餐饮企业成为市民每日饭桌的必需品。

  其中,经由宁波蔬菜副食品批发交易市场销售的蔬菜,占了城区消费量的80%。作为市场检测中心的负责人,王培由此感受到肩上的责任。

  由于市场在全国率先启用了IC卡交易系统,问题蔬菜的追溯和召回就有了技术支撑。记者看到,交易双方凭身份证办卡,在交易时分别用IC卡刷卡。有关货物生产和流通的信息,在电脑系统中获得了保存。

  一旦发现样本农药残留超标,检测中心就会立即报告贸易、农业、卫生、质检、工商等部门派驻市场的五局联合执法执勤室进行处理。此外,检测中心还可以通过刷供货商的IC卡,查看后者以往的交易和检测记录。如果被发现有三次超标记录,五局联合执法执勤室就会对经营户发出警告,乃至责令停销。

  每天,王培和同事们都会在市场内随机抽检150批次的蔬菜,然后将数据传送到“宁波市菜篮子工程网”。次日,市民就能在网上查询到相关内容。与之相关的背景是,宁波市在两百个摊位以上的农贸市场里,都设有快速检验室,贸易工商部门快检体系每年的检测数量达到140万批次。

  如果说,快速检测是对食品的主要危害因素进行“地毯式”筛查的话,那么,按标准进行的定量检测则是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科学基础。近年来,宁波仅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投入,就达到近2亿元之巨。2009年,宁波市食品定量检测的数量将实现36000批次,按900万人口计算,达到了每千人4个批次的检测量。

  史小华认为,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让百姓吃得更加放心,检测能力必须不断提高,尤其要提高每千人次的检测率。”据悉,在香港,食品检测的数量达到了千人6批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千人4批次”的检测率
科学手段确保食品追溯与召回
2009-4-14 浙江日报000102009-04-1400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