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大学毕业的祖立国最近有些“求职疲劳”。
从去年底开始找工作以来,平均每周“挤”两场招聘会,已经“挤”了近20场,投出简历100多份,但至今收到的回复只有寥寥几张。
几天前的一个周末,祖立国走进设在上海虹口足球场的一场招聘会,一家物流公司的招聘信息让他看着挺眼熟。这家企业十多天前曾在另一场招聘会上收过他的简历。招聘人员认出了他,“友善”地悄悄提醒说:“别投了,最近我们参加了5场,岗位是重复发布的,但具体招不招人还没定呢。”
眼下,为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各界正积极采取措施为他们牵线搭桥。然而,在不少招聘会上,却有一些企业拿着虚设的岗位信息“招而不聘”,徒耗着大学生们的奔忙。
信息现“迷雾”,岗位带“水分”
企业到底招不招人?在最近几场招聘会上,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询问企业的招聘人员,一些人的回答相似而耐人寻味:“招多少人?呃……我们肯定会招……什么时候招?等我们通知吧!”而在一家参加过多场招聘会的企业摊位前,记者问起目前招聘具体进行到哪一步时,招聘人员摆摆手说:“不清楚,我只负责收简历。”
记者采访发现,迫于今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毕业生都选择到招聘会“海投”简历以争取更多的面试机会。但让不少学生感到“迷雾重重”的是,部分企业到处收简历,却迟迟不发面试通知,招聘信息成了某种意义的“作秀”。
企业为何发布“虚设的岗位”
既然不急着招人,甚至根本没打算招人,这些企业又为何要发布岗位佯装招聘呢?
记者调查发现,打量各类大学生招聘会,虚设岗位的情形可大致归纳为四类,而背后的意图也各不相同。
一是借招聘之名做宣传、打广告。
上海一家小型商贸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对记者透露,参加招聘会是中小企业“做宣传”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她说,参加招聘会支出只不过是一笔摊位费,而上海一些周末大型招聘会的摊位费为600元左右,最贵的上海万人体育馆也只要1000多元,“招聘会上人流多,在那里挂大幅介绍,发放宣传资料,企业受关注度就能大大提高”。
二是“内定”人选后“走程序”。
一些招聘信息即使是真的,也可能存在“水分”。复旦大学广告系一名应届生对记者透露,自己曾在一家外资企业当过实习生,经员工推荐,目前已被公司“内定”,但“公司对外的招聘信息仍然要发布出去,毕竟程序还是要走的”。在不少求职者眼中,这种招聘带来的损害更大,因为经过笔试、面试等多道“工序”去争取一个早已属于别人的岗位,等于白费时间和精力。
三是招聘会主办方、企业为“双赢”心照不宣。
记者发现,一些人才市场为了夸大招聘规模,会放任企业虚构岗位以充实信息量,有的甚至心照不宣配合作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虚有其名的招聘信息很可能成为部分招聘单位和招聘中介搞“双赢”的工具。
四是应付政府号召“走走形式”。
在各级政府大力促进就业的当前一段时期,个别政策却被部分钻空子行为所异化。杨浦区创业园一家企业总经理透露,以往企业参加招聘会要付摊位费,迫于今年的就业形势,有的政府部门改变了做法,不仅免去摊位费,还给参加招聘会的企业补贴200元,“今年我们本不打算招人,但既然出钱给我们去,我们就报了几个‘空’岗位,到时收了简历也不会发面试,这等于‘作秀’”。
破除“作秀招聘”不能光靠企业自律
大学生们发出了求助声。东海学院应届生陆成杰说:“我们不仅需要就业信息,更需要真实的就业机会。”
那么,谁负责为他们厘清真伪、还原真实?
“找工作就像谈恋爱一样,学校会尽量提供好的信息,但毕竟只是服务机构,关键还要靠学生和企业谈。”复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教师沈斌说,“我们会审查公司的资质,不会让不规范或很不理想的企业进来。但双方怎么谈,我们就无法负责了。”
这一难题不仅对于高校,对于招聘会主办方而言也同样存在:只能审查企业的招聘资格,但无法审查企业是不是真的招人。而一些企业钻的正是这个空子。
值得期待的是,上海目前正加快构建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整合原先因部门界限而被人为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重复岗位、虚设岗位的现象有望受到遏制。
高路 李楠
(据新华社上海4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