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潘作良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杭举行
· “上博”高手 桐乡修画
· 以市场开拓保增长促转型
· 创新点燃文化激情
· 老战士讲故事 大学生受教育
· 坚强的战斗堡垒
· 我省80万大学生
今秋起享有医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创新点燃文化激情
——台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下)
本报记者 洪 卫 张冬素
  市民广场的纯汉白玉雕塑《生态家庭》、吴子熊玻璃艺术馆门口的玻璃雕塑《玻璃之路》……穿行于台州城区的广场、街道,市民经常会有新惊喜,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雕塑使城市的文化味浓了。

  台州百姓多彩的文化生活,得益于农村、社区、企业等3类俱乐部建设和农民文化节、邻居节、企业文化节等3大节会活动,更得益于“百分之一文化计划”共建机制、公益性文化项目政府采购制度、文化设施建设以奖代补机制等3项机制创新。

  巧找钱——百分之一文化计划

  发展文化需要钱,台州市在加大向公益性文化事业投钱的同时,又创新机制,设法从社会上“找钱”。

  2005年,台州市在全国首创“百分之一文化计划”,规定政府性建设工程、城市主干道临街建设项目、占地5公顷以上的工业企业项目等非公共设施项目,要拿出项目建设投资总额1%的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艺术设施建设。

  有了政策的引导,台州企业的老总乐意拿钱办文化,不少建设单位的投入资金甚至超过投资总额的1%。爱华控股集团在建设爱华新台州大厦时,除了建设雕塑《汇聚》和一些环艺景观外,还投入100万元建成一条150米长的文化艺术长廊。

  一件件鲜活的城市雕塑、一个个丰富的艺术长廊,就这样借助民间资本的“东风”,不断嵌入台州的角角落落,使这个城市日益灵动起来。现在,台州全市已顺利实施26个“百分之一文化计划”示范项目建设,建成26座城市雕塑、2条文化长廊以及网球场、阅览室等多个公共文化设施。

  巧花钱——以奖代补建俱乐部

  台州各级政府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舍得花钱,但钱花得“巧妙”,政府对基层文化俱乐部的投入,不是直接给钱,而是采用“以奖代补”机制,最高奖8万元。

  “奖”和“补”一字之变,却激发了基层建文化俱乐部的热情。翼龙之乡——临海市上盘镇岙里村文化俱乐部所在地几年前还是一片垃圾场,当年村里决定建文化俱乐部,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清理场地,造起房子,买来器材。现在,村里不仅有篮球场、各种健身器材,还建有一个舞台,每天辛苦劳作后,村民们都喜欢到俱乐部放松放松,村里的妇女们还组建了栏舞队、上盘花鼓队。去年,上盘镇在原先成功创建32个基层文化俱乐部的基础上,又申报创建7个基层文化俱乐部,其中有头门、田岙和雀儿岙这样的海岛村,圆了“文化进海岛”的夙愿。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奖代补”机制,使政府投向文化的每一笔钱都实现效益最大化。椒江区下陈村建文化俱乐部先后花了300万元,而其中只有十几万元来自各级政府的奖励。迄今为止,台州市县乡三级政府共投入俱乐部建设资金4000万元,带动的社会建设资金则高达1亿多元。

  巧送戏——政府采购文化节目

  政府送文化下乡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但怎么送、送什么才对农民胃口?政府出钱、市场出力,台州对农村数字电影、文化下乡等公益性文化项目又探索出一条政府采购的创新路子。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的试点,2005年6月,台州启动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组建我国第一条农村数字电影院线。4年来,采取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模式,台州市农村数字电影有限公司的40支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把政府采购的10.2万场数字电影送到农村2500个电影放映点。到2007年底,台州已经实现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的目标,这些高质量的数字电影成为当地农民和200多万新台州人的重要精神食粮。

  以往,文化下乡的演出内容往往比较单一。2007年,台州市首次开展文化下乡项目政府采购,吸引了省内外10家演出团体、中介参加招投标,结果上海老年艺术团、省曲艺杂技总团、台州乱弹剧团等6家剧团中标。这一年,台州送下乡的节目不仅质量高了,内容也丰富,农民欣赏到了乱弹、越剧、歌舞、小戏、杂技等不同节目。

  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文化设施,完善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项项贴近群众的惠民举措,丰富了城乡百姓的文化生活;一次次充满活力的机制创新,点燃了全社会发展文化的热情,台州日益从物质的富裕走向文化的繁荣。

  4月1日上午,在玉环县清港镇清港村文化俱乐部,村里的锣鼓队、舞蹈队轮番上台表演,俱乐部里不时传出村民们的鼓掌声、喝彩声。50岁的村锣鼓队队长陈灵芳乐呵呵地说:“自从村里建起了文化俱乐部,我们每个星期都要排练表演,大家一起自娱自乐,日子越过越开心。”

  文化,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百姓的生活,也滋养出一方的文明新风,崇尚健身、崇尚科技、崇尚进步、崇尚文明的风气正在台州形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创新点燃文化激情 本报记者 洪 卫 张冬素 2009-4-10 48256F32002924A648257592003376C9[A1-张冬素≈A2-洪卫≈B1-周天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