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听众网友留言
· 老战士与大学生“零距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老战士与大学生“零距离”
  这是一场跨越60年时空的讲述;这是一次没有距离的对话。

  “战争中,让您最难忘的是什么?”

  “在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你们是抱着怎样的信念去打仗的?你们不怕死吗?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

  “对一个战士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们青年大学生说的?”……

  面对大学生们带着好奇和尊敬抛来的问题,老战士们娓娓道来。

  “我们跟着共产党,跟着毛主席,就是要干到底,要让老百姓都过上新生活。死啊活啊,都是无所谓的东西。”先后参加了泰安战斗、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大榭岛战斗等,并荣获甲等战斗英雄、乙等战斗英雄、乙等战斗模范等荣誉称号的刘林森说得很实在。

  宋汉勋老人参加解放浙江时是一名通讯兵。“我们虽然没有在火线上直接和敌人打仗,但我们就是毛主席说的‘千里眼、顺风耳’,所有关于战争的命令都是从我们这里发出去的,我们必须保证首长的指挥命令一字不差地传达给前方军队。否则,错一个字,就有可能酿成重大损失。”说起自己当年的使命,老人还是一脸自豪:在我手里,从来没有出过一个差错!

  “战斗最紧张的时候,我曾经连续三天三夜没睡觉。”宋汉勋的话让大学生们大吃一惊。

  “平时我们大学生备考时,偶尔通宵看书,第二天就受不了。当时条件那么恶劣,为什么您反而可以坚持三天三夜?是不是有什么特别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您?”中国计量学院理学院的刘丹惊奇地问道。

  “我们也不是铁打的,我也会犯困,有时候行军时,我抓着马尾巴就能够睡着。但是,战场上决不能贻误战机,必须要第一时间把首长的作战命令有序、准确、迅速发出去,要时刻保持清醒。”

  “我很想把我的战斗经历写成完整的回忆录,告诉下一代,告诉你们年轻人,可是才写了一点就写不下去了,我文化程度不够啊。”张登文叹息道。

  “张爷爷,我们愿意帮您完成这个心愿,我们来帮您写!”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大一学生张静莹走到张老身边说。小张告诉记者,回去后,她准备马上和同学商量好,尽快订好计划,与老人一起完成这份珍贵的回忆录。“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受教育的机会。”

  两个小时的“零距离沟通”结束前,中国计量学院的学生们拿出一面鲜红的党旗,邀请8位老人在党旗上签名纪念。老人们郑重地拿起笔,一笔一划写下自己的名字。最后,大家簇拥着这面特殊的党旗留影,将这一次意义非比寻常的互动交流定格于此。

  (本报杭州4月9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老战士与大学生“零距离” 2009-4-10 48256F32002924A64825759300497A79[A1-毛传来≈B1-郭晓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