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清明祭祖扫墓时,殡葬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这几天,记者来到宁波市一些农村墓区采访,目睹一群群扫墓祭祖的人在坟前焚烧锡箔、香烛、 “金币”、“彩电”等。了解得知,村里农民过一个清明节,至少得200元以上,多的要花上千元。
每年丧事消费约3亿元
宁波市民政局的一份调查显示,该市丧事平均花费为8000元,20%左右的丧事花费在1万元至2万元之间,这还不包括购坟地。按该市每年死亡3.8万人计算,全市每年的丧事消费就要3亿元。
另据了解,加上购置坟墓费用,以及日常坟墓维修养护、清明节祭扫等花费,该市丧葬年消费总额约为9亿元。这还不包括年均350万人次、4天左右的丧事时间消耗。
国人素来重视红白喜事,这本无可厚非。然而,这几年夹杂在丧葬活动中的封建迷信行为又在暗暗滋生。
特困户陈先生每个月只有300多元的收入。去年,他的老母亲去世,几个兄弟姐妹商量着怎样给老人安排丧事,报出来的费用着实让他苦不堪言。想要说自己拿不出钱,又怕被人说自己对老人不孝顺,最后还是咬咬牙齿应承下来了,可这下子连孩子今年的学费还是从别人那儿借来的呢!他历经了家里死不起人的亲身感受。
住宅小区设灵堂扰民
调查发现,70%左右的人有过在丧户家中或住宅小区等公共场所搭设灵堂灵棚、摆放花圈花篮、举办丧事的经历。
同时,50%左右的人认为在家中或住宅小区设灵堂办丧事肯定会影响他人,属扰民行为;也有30%的人认为虽然影响他人,但可以理解、忍受。
前不久,该市翠柏小区一户人家死人后在自己的家里设立灵堂,连续5天5夜都请人来做佛事。尽管楼上楼下居民紧闭门窗,但念经声、木鱼声还是声声入耳,加上不时的哭声,周边一些居民难以入睡,白天没精神上班工作。个别住户只好暂时撤离,住到别处去,待丧事办完后再回来住。
建议设殡仪服务中心
过半的受访者建议,建立专业化的殡仪服务中心。殡仪服务中心应按行政区域设置。多数人建议服务中心不要与殡仪馆建一起,希望单独设立。
有五成受访者认为,在殡仪服务中心集中设置丧葬用品一条街,对居民生活不会或基本不会有影响。也有四成人认为应该在各个社区设立殡仪服务网点或联系点。
“许多人生前不尊敬,在死后大做文章。部分人还没有树立‘厚养薄葬’的理念。”宁波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介绍。
“办理丧事或祭祖扫墓活动,只要能够表达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尽孝感恩的感情就够了,大可不必如此铺张浪费,劳民伤财。”
也有人建议,栽种一棵树苗树葬,或选择花葬、草坪葬等“绿色殡葬”方式。也可在网上“点”起红烛等方式寄托哀思,既别致,又能省去很多费用和时间,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