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水里的“生物油田”
藻类制油比玉米大豆更有潜力
· 打造“微藻训练营” 完美绿色循环期待技术突破
· 微藻能源价值
受全球关注
· 破解“后石油时代”难题
14%的盐碱地种微藻可满足全国一半用油需求
· 海洋微藻:
后石油时代的“绿色油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微藻能源价值
受全球关注

  美国从1976年起就启动了微藻能源研究,研究以化石燃料产生的废气生产高含脂微藻。这一计划因为研究经费精减、藻类制油成本过高,于1996年中止。但是,美国的科学家已经培育出富油的工程小环藻,这种藻类在实验室条件下脂质含量可达到60%以上(比自然状态下微藻的脂质含量提高3至12倍),户外生产也可增加到40%以上。这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2006年11月,美国绿色能源科技公司和亚利桑那公众服务公司在亚利桑那州建立了可与1040兆瓦电厂烟道气相连接的商业化系统,成功地利用烟道气的二氧化碳,大规模光合成培养微藻,并将微藻转化为生物“原油”,其产率可达到每年每英亩提供5000至10000加仑生物柴油和相当量生物乙醇的水平。2007年,由美国能源部圣地亚国家实验室牵头,美国国内十几家实验室和上百位科学家组成的联盟宣布了由国家能源局支持的“微型曼哈顿计划”,计划在2010年实现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工业化。美国能源局计划在各项技术全面进展的前提下,将微藻产油的成本于2015年降至2至3美元/加仑。

  2007年3月,以色列一家公司对外展示了利用海藻吸收二氧化碳,转化太阳能为生物质能的技术,在离电厂烟囱几百米处的跑道池中规模培养海藻,并将其转化为燃料,每5公斤藻可产1升燃料。

  据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潘克厚等海洋专家介绍,在微藻产乙醇方面,美国也已开发出利用微藻替代糖来发酵生产乙醇的专利,目前还没有工业应用;日本两家公司联合开发出利用微藻将二氧化碳转换成燃料乙醇的新技术,计划在2010年研制出有关设备。

  鉴于微藻的重要能源价值以及世界各国能源微藻研究的进展,有专家建议,我国应立即启动微藻产乙醇、产油技术的研究,对微藻产氢也要注意跟踪动态,作好长远计划。

  (据《经济参考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微藻能源价值
受全球关注
2009-4-9 48256F32002924A6482575920021D348[B1-蒋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