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国务院特殊津贴颁给钢筋工
· 贺刚:
人生骄傲的资本
· 国家荣誉队列里的“工人方阵”
· 农民工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 经济危机中“蓝领”工人的使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农民工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3月26日,记者见到了温州市建筑工程公司钢筋工贺刚,他是此次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一线工人之一。

  他的绝活看来也简单,就是在钢筋上绑铁丝。但要让钢筋听话,却绝非易事。

  摄像机作证,他在一根一米多长的日光灯管上绑扎了20多个钢丝圈。在没有任何标记的情况下,这些钢丝就像用精密机器扎上去一样,20多个钢丝圈不仅松紧一致,而且间距也一致。

  更让人称奇的是,绑扎处形成的扎孔就像一列队伍,整齐划一。竖起灯管,用一根带线的钢针从第一个扎孔垂直下放,钢针便依次穿过下面的扎孔,顺畅而出。

  因为这些扎孔的直径只有3毫米左右,一列扎孔中,只要有一个扎孔的偏差接近1.5毫米,钢针就会受到阻碍,无法依次穿过每个扎孔。如果能穿过,可见这串扎孔排列完全整齐,几乎没有丝毫偏差。

  贺刚的这手绝活首度亮相是在中央电视台《2007劳动榜样》节目现场。当时每个人都要拿一个节目,以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贺刚想到了这种方式。当时技惊四座,获得惟一的“评委特别奖”。

  他平时的工作与这个表演类似,就是在钢筋上绑扎铁丝以固定钢筋骨架。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不仅铁丝扎手,而且铁丝扎在哪个位置、应该如何绑定,足以难倒一个新手,而一个老工人,能将这项活计做到贺刚这个地步,也极其罕见。

  绑钢筋看似是粗活,只要有力气就行,其实不然。因为钢筋结构决定了整个建筑物的受力方向和大小,其位置是否准确、松紧是否恰当、结构是否科学,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是建筑领域重要的技术工种。

  因此,建筑行业对钢筋工的要求,是抻筋准确,做工精细,速度还得快。用贺刚的话说:“那就是在钢筋上绣花啊,绣得好,绝非一日之功。”

  但手熟是一个磨人的过程。从1995年辞去武术教练之职来到温州做钢筋工,除中间一年在长春一家公司做管理工作外,其余13年贺刚都在磨砺这项技术。

  2006年,工会系统组织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贺刚出人意料一路过关斩将,最后竟然拿了全国第一。

  “整整11年,那个秋天,我才真正感觉到了丰收的喜悦,真正把头抬了起来。”贺刚说,当年9月17日,他在人民大会堂出席表彰大会,并代表全体获奖选手宣读致全国建筑业农民工的倡议书。

  但在那时,技术工人尚不能和科技人员在同一平台上受奖。直到2008年度国务院特殊津贴申报时,贺刚被劳动保障部门推荐上去,并成功入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农民工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9-4-7 浙江日报000102009-04-07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