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镇海“雄镇大舞台”成为百姓“梦工场”
· 手捧雏菊 遥寄心香
· 向先烈宣誓
· 英雄活在我们心中
· 城南桥头悼英雄
· 清明节:全国祭扫群众逾1.2亿人
· 诸暨“越美”到非洲建纺织工业园区
· 青田石雕“点石成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人人可当编导 个个都是演员
镇海“雄镇大舞台”成为百姓“梦工场”
  本报讯 (记者 张品方 陈醉 镇海区报道组 李阳育)上百人的社区居民大合唱、一家三口玩的自娱节目、个人的一技之长……如今,宁波市镇海区城乡居民的文艺特长都能亮相百姓自己的舞台——“雄镇大舞台”。

  最近,澥浦镇十七房村村民就在这个舞台上秀了一把:30多个农家壮汉扛起 “千年澥浦船鼓”,鼓声雷动;农村妇女粉墨登场,小品演绎邻里亲情,村民们相视一笑,“演的不就是隔壁的张阿婶嘛”。

  “雄镇大舞台”几乎周周都有这样的“草根”演出。两年来,已有500多场群众自导自演的“土戏”登台,参演百姓达到5万多人次,观众超过30万人次。去年12月,宁波市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调查中,镇海位居首位。

  “文化大繁荣需要群众唱‘主角’。”镇海区委书记马卫光认为,百姓身边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种子”,其文化“自生力”也需要有一个平台来点燃和释放。2007年5月,镇海区建起开放流动的百姓舞台——“雄镇大舞台”,公开向百姓征集节目,保证“周周有活动、月月有重点、年年有高潮”,普通群众摇身变为舞台上的“主人公”。

  百姓舞台,百姓“制造”。除了百姓亲手布置舞台,节目也全由百姓演出。广为传唱的说唱《新农村、新气象》歌词,就出自骆驼街道清水湖村村民张永根之手。

  身边的“梦工场”,点燃群众文化激情。拿到“雄镇大舞台”颁发的参与证书,十七房村的徐亚芬特别激动。她酷爱小品、相声,“雄镇大舞台”开锣后,她也成了村里的“大明星”,十几名“徒弟”慕名而来。像这样,每年都有成百上千“新人”在大舞台上崭露头角,带动无数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一批群众文化精品在“雄镇大舞台”脱颖而出。以一曲《说唱脸谱》登上了央视“非常6+1”舞台,从而征服全国观众的谢以诺,其演出起点正是这个不起眼的百姓大舞台。大舞台还专门成立了专业演艺人员组成的专家团,帮助挖掘、打造民间文化精品和艺术骨干。如今,镇海每个村都建起了2至3支专业文化队伍,后大街社区818人的“十里红妆打击乐”还载入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镇海“雄镇大舞台”成为百姓“梦工场” 2009-4-5 48256F32002924A64825758A00473C3E[B1-郑建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