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镇海“雄镇大舞台”成为百姓“梦工场”
· 手捧雏菊 遥寄心香
· 向先烈宣誓
· 英雄活在我们心中
· 城南桥头悼英雄
· 清明节:全国祭扫群众逾1.2亿人
· 诸暨“越美”到非洲建纺织工业园区
· 青田石雕“点石成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手捧雏菊 遥寄心香
——我省各地清明时节祭扫先烈

本报记者 阮蓓茜
  清明,细雨绵绵,思绪纷纷。

  全省各地的烈士陵园迎来了一批批扫墓者,他们胸佩白花,手捧雏菊,轻拭先烈墓碑,遥寄心香。

  杭州云居山上,浙江革命烈士纪念碑在雨中显得更加肃穆庄严。学生、工人、边防战士……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自发地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阵阵的哀乐声中,向革命烈士纪念碑默哀、鞠躬、敬献花圈。“这两天,每天都有上万人前来扫墓,今天预约的单位有10多家,从早上8时开始,前来吊唁先烈的单位和个人就没有中断过。”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

  “我踏在这绿草青葱的土地,仿佛听到你们高昂的声音,仿佛嗅到那一腔刚烈的血液的味道,在这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长眠于碑下的无数英雄,嘴角一定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共和国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用辉煌成就和崭新风貌来告慰先烈的同时,也告诉自己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今天,许多扫墓者将感受留在了烈士陵园的网页上,一位“发自心底的声音”写下了长长的留言。

  在温州,蒙蒙细雨中翠微山苍翠欲滴,通往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小径上,走来一批又一批祭奠者,向长眠在翠微山烈士陵园的196位革命烈士敬献花圈,致以深切的悼念。家离烈士陵园很远的市民方国强带着上初中的女儿前来祭扫,他已经连续3年在清明节带着孩子来凭吊英烈。

  “清明节,我们在祭奠故人的同时,更应该去缅怀革命先烈,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孩子生于改革开放的年代,更要从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感恩今天生活来之不易,这是‘不忘本’的传统美德的体现。”方国强说,烈士陵园里的一幅幅图景和实物,再现着先烈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浴血奋战的革命历程,更能让孩子体会烈士们英勇的牺牲精神和至死不渝的革命信念。

  在舟山,机关干部、离退休老同志、驻舟部队指战员和学校师生1800余人,前往革命烈士墓祭扫,深切缅怀烈士业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在解放舟山、建设舟山的过程中,前仆后继、英勇牺牲,他们崇高的理想,无私无畏、宁死不屈的献身精神,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力量源泉。”在机关工作的郑杰说。

  ……

  诉不尽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道不尽对烈士英魂的无尽哀思。清明时节,通过到烈士陵园祭扫,学校、社会团体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网上奠祭先烈等方式,缅怀先烈,表达对英雄们的崇敬之情,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自觉行为。

  (本报杭州4月4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手捧雏菊 遥寄心香 本报记者 阮蓓茜 2009-4-5 48256F32002924A64825758E00352B06[A1-阮蓓茜≈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