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国家行动》聚焦三峡移民
· 《高考1977》
幕后的故事
· 成名后我没变
· 用心·动情·演好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国家行动》聚焦三峡移民
■王茂华
  生动感人的主旋律题材电视剧《国家行动》,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和观众见面。这部电视剧在三峡工程百万移民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讲述了以向云秀为代表的党的优秀干部,为了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了当地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该剧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融入了真实的历史面貌,将三峡移民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与困难一一展现,同时也描绘了在这一过程中人性善恶的较量。

  ●故事取材报告文学

  与很多影视剧不同的是,电视剧《国家行动》改编自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原著的作者何建明,他曾经创作过《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等多部纪实性报告文学,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关注和解析。

  2004年,他将视角投入到我国最大的世纪工程——三峡水库,不过,他写的不是水利而是移民。当年,为了采访三峡百万大移民事件,何建明曾3次下三峡,数度走访十几个移民安置点,获取了大量一手素材,生动真实地展示了三峡移民过程中的众生相,叙事宏大、激情澎湃,让众多读者为之动情、动心。该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在各方的关注下,重庆市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江西出版集团等单位于2006年开始投巨资拍摄电视剧《国家行动》。编剧郭光荣表示,近年来,全国涌现出了很多三峡题材的影视剧本,但始终没有一部能将三峡精神完美阐述。当《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出现后,他们被其中真实生动的移民故事、感人至深的移民精神深深吸引,决定以此为蓝本进行创作。三年里,郭光荣和他的同伴们7次前往三峡库区体验生活,8次修改剧本,最终创作出了这部精品力作。而这也为电视剧《国家行动》的真实性、生动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情讲述移民之难

  在电视剧《国家行动》中,无论是即将搬迁的民众,还是指导搬迁的干部,都面临大量复杂而艰巨的难题。故土难离,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观念。而在短时间之内,就要搬离自己祖祖辈辈生活、劳作的家园,伴随他们一起搬离或消失的还有他们的城市、乡镇、工矿、学校、医院等许多已经和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的场景,这对于任何人都是一场艰难的抉择和心灵的考验。若非置身其中,很难想象出这中间蕴藏着多少矛盾、顾虑,多少实际生活和心理情感的障碍,多少“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烦事。因此,三峡移民被称为“世界级难题”。

  在《国家行动》中,人们能真切体会到移民们的经历——移居到千里之外的地方,环境的巨大差异、生活习惯的格格不入,许多人因此执意要返回家乡;移居到新的村镇,虽然房屋等硬件设备比故乡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生计又成了问题;在迁徙过程中,许多人因为旧观念和自身的私利,人为地给移民设置障碍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剧中根据真实的素材,采取不回避不偏激的态度,通过人物和事件的变化,写出了百万三峡移民“难在何处”,并且生动、客观、真实地回答了“难在情上”、“难在理上”、“难在预料不到的事上”、“最难最难的是国家”。

  ●制作宏大、场面震撼

  在表现那些优秀移民和移民千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剧中通过矛盾的冲突,体现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以及党中央、各级政府和老百姓血肉相连、息息相关的深情,并以此作为贯穿全剧的一条情感主线。围绕着它,三峡移民、移民干部中间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描绘出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美好图画。为了再现大移民的真实场景,《国家行动》剧组以重庆为中心,曾先后到13个区县进行现场拍摄,参与拍摄演出的干部群众达8000多人次,场面非常宏大震撼。

  曾在电视剧《武林外传》中扮演佟掌柜的著名演员闫妮,在剧中饰演勤政为民的县委书记向云秀。虽然在此之前,闫妮的荧屏形象总是和喜剧联系在一起,但在《国家行动》中,她充分展示了向云秀身上亲民、爱民的特点;同时也保留了一份泼辣与执著。生活中的闫妮随和而具有亲和力,性格也和向云秀这个人物有很多相同之处,这为她塑造这个人物注入了不少色彩。此外,著名演员杨树泉、高明、郭广平等也在片中联袂出演。业界人士认为,这是一部制作宏大、艺术精良的优秀作品,一定会受到广大观众喜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化休闲 00010 《国家行动》聚焦三峡移民 ■王茂华 2009-3-27 48256F32002924A648257583000BFF4D[A1-竺大文≈B1-竺大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