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晚,2008“感动温州”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温州市广电中心举行。当自己掏钱建纪念馆纪念牺牲战友、并日夜守护纪念馆的82岁退伍老兵林学清登台时,激起了人们心底的一阵阵感动。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辞是:“一座也许是天底下最简单的纪念馆,却承载着最厚重的战友情”。
林学清是名老党员,年轻时曾参加过浙南游击纵队。他的一批战友在1949年2月24日温州田塘头战役中牺牲。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仍念念不忘当年牺牲的战友,四处寻找他们的墓碑,但无法寻到踪影。为了纪念战友,20多年前,他在当年红色游击区活动的高山上,自己掏钱建纪念馆,并请人根据自己的记忆雕刻战友石像。纪念馆建成后,他住在那里天天守护。他说:“我建纪念馆,不是让谁来看的,就是想让战友们知道,我还在这里陪着他们。”
笔者在温州瓯海泽雅镇五凤垟海拔600多米高的一个山坳里,见到了这位82岁高龄的执着老人,倾听他和他的战友的故事。
战友们没有墓碑
“每当想起当年的往事,我都泪如泉涌。”林学清回忆起温州“田塘头战斗”。那是1949年2月24日,刚过了个欢乐旧历年,中午11时许,部队正当开中饭,有哨兵来报“国民党清乡兵来了!”这是由国民党组织的用来扑灭地下革命组织和民主乡政府人员的地方武装。当时的县委机关干部和一些青年学生被敌人围困。林学清等10名战友挺身而出,冒险下山解救。7位战友在这次战役中牺牲,林学清也在冲锋时脚腕子脱臼,幸被战友营救。
新中国建立后,他转业到温州港务局工作,直至1983年离休。那时,他的5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原本可以在家颐养天年,但他心中每时每刻仍挂念着壮烈牺牲的7位战友。几十年来,他曾多次到过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翠微山烈士公墓等地寻找牺牲战友的名字,由于多方面原因,有关部门一直无法为他们立碑铭志。
摆面摊存钱修纪念馆
林学清老人离休时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为牺牲战友建个纪念馆。但他的离休金十分有限,要建纪念馆谈何容易。于是,他与老伴一起在离家不远的温州汽车西站旁开了个面摊,主烧猪脏粉干,生意十分火红,每日可收入上百元。赚了钱,林学清老人专门存在银行里,七八年下来就有了一笔可观的储蓄。林学清老人要用这笔钱为牺牲的战友建纪念馆,但建在何处好呢?他跑遍五凤垟的山山水水,最后选定在浙南游击纵队活动区域中心地的一处山坳里。起先,他出钱叫民工建造,但仍不放心,就干脆孤身来到山上安家,从平整土地到挖、搬、挑、垒石头等,他都亲自动手干。
城里老伴陪他住进山坳
1992年,年事已高的林学清老人关闭了面馆,干脆住进了纪念馆。维护纪念馆要费用,老林就把离休金一分掰成三分来用,还不顾年老体弱,坚持田间劳作,以增加收入。2001年,老人利用别人的抛荒地种了12亩水稻和3万株番薯。去年,他又以81岁的高龄在周边附近种植了10亩水稻。
“生生死死,我们都要在一起,我活着时会一直守在这里陪伴着他们,如果我不在了,我的儿子会过来守护,让我的子子孙孙传承下去。”
最令他欣慰的是他的老伴和5个儿子都很支持,老伴是城里人,过惯了闹市区生活,但她二话没说就跟他来到了这里,这里没有电灯电话,更没有电视,但老伴陪着他一住就是10余年。现在好了,这里通上了电,装上了电话,5个儿子也不时地打电话向他俩问问好,或携妻带子过来度周末,还经常掏出一些钱来资助他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