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人工灯光致命危害
· 星空不再
· “地球一小时”:
用黑暗换取绿色的希望
· 暗夜天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星空不再
  在过去,抬头仰望星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牛座中最亮的红色恒星毕宿五。仙女座星系也是肉眼可见,无须使用天文望远镜。

  而如今,在漫射的人工灯光下长大的孩子们,仅能识得太阳和月亮,如果足够幸运的话还可勉强看见金星(也称启明星)。

  尽管人们正面临着环境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夹击,电价亦是居高不下,每日依然会有数千种新的照明系统汇入灯光的洪流,而我们的夜空也变得一天比一天明亮。

  各大城市和村庄的夜空,现在已经被人工灯光所淹没。人类早已失去了观赏星空的乐趣,昆虫、鸟类和其他生物也因此而迷失了方向。人工白昼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文化上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城市的居民们再也不会为璀璨的星空而心醉神迷,银河系的壮丽景观也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只有远行的人们才能在地球一隅窥见它的真实面貌。

  闪烁的星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元素。然而如今它已被现代商业社会“屏蔽”,24小时的人工白昼令天空变得支离破碎。黑夜的沦陷激起了世界各地对于人工灯光的反抗。观星爱好者、环保主义者、灯光工程师、文化研究者以及安眠药医师等各界人士都希望终结人工白昼的统治。专家指出,光污染是一种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然而,只需人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再加上若干小技巧,便可令其在世界上消失。

  如今,一些国家业已颁布了相关的法令法规。斯洛文尼亚可谓是欧洲国家治理光污染的先驱。根据该国法律,各乡镇都必须减少灯光的散射。照明的灯锥不得越过地平线,这意味着以往向天空散射的灯光将被控制在地面。

  在德国柏林莱布尼茨水生态学和淡水渔业研究所(IGB)的带领下,来自不同学科的24名科学家近日进行了一系列的科普宣传活动,向人们介绍光污染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据德国水生态学和淡水渔业研究所所长克莱门特·托克纳(Clement Tockner)介绍,自远古时代起,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在昼夜的更替中生存、繁衍。如今世界上许多地区已经失去了黑夜,这是物种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水体遭受的损害尤为严重,人工灯光加速了藻类的繁殖并改变了整个海洋系统的食物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星空不再 2009-3-25 浙江日报000102009-03-250003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