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学海
3  4  
PDF 版
· 《三字经》的昔与今
· 金融危机下思考中国消费伦理
· 发放“消费券”多面看
· 春秋时代的孔子形象
· 重视科幻小说的科普功能
· 当今人类三大语言话题
· 当城市为汽车而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金融危机下思考中国消费伦理
周中之
  消费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它折射出一定时代社会的经济水平、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它不仅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要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发展。在当今中国,反思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推动人们对消费问题的深层次研究。

  追问消费行为

  消费是“能够”、“愿意”与“应该”的统一,“能够”体现的是经济状况,“愿意”和“应该”体现的是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和社会责任感。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消费可能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或者服务。消费需要经济实力为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消费者要“能够”消费。但我们进一步追问,有经济实力“能够”进行某种消费,他就一定进行消费活动吗?未必。例如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乘飞机出行,既然商务舱和经济舱都是同时到达目的地,何必非要坐商务舱呢?因此,一个人做出怎样的消费选择,除了看他的经济实力,也要看他的意愿。因为消费是一种自主的行为,它受到个人心理、性格特征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消费还有一个“应该不应该”的问题。你有钱,有消费实力和愿望,那是不是你就应该消费呢?姚明在“全球野生动物保护宣言”上签名,并号召大家从不吃鱼翅、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开始,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这种“护鲨行动”决不是从经济角度、个人意愿考虑问题,而是源自于他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可以说,消费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渗透着伦理观念。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消费文化的战略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甚至成为一种潮流。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温饱的实现,消费不仅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体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在消费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会考虑消费所带来的内心的感受、地位的提升和他人对他的评价。换言之,强调消费的社会责任与消费文化的兴起也是相契合的。

  反思中西消费观念

  中国文化强调消费的伦理评价,而西方文化则强调消费的经济评价。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的消费不足和西方的过度消费这两种现象,都值得反思。

  当前,金融危机震荡全球,这次危机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根源。其中,除了放宽了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外,导致金融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超前的消费方式。美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是低积累、高消费,通过不断扩大的、过度的消费来创造需求,从而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美国的储蓄率从1984年的10.08%下降到2007年-1.7%,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过度消费的现象,也正是这种过度消费为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在反思金融危机的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与美国相反,中国存在着消费不足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条涉及到两国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节俭,古代的思想家们认为节俭还是奢侈,对于完善个体人格和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密切相关。主张节俭的消费伦理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几千年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中国传统文化中节俭思想主要是从伦理道德角度考虑的,其对消费的抑制,对经济的发展不利。中国近代的思想家谭嗣同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曾对中国古代传统的节俭观进行过批判。

  西方古代思想家也有节俭的思想,但是没有中国那样系统和强烈。近代工业革命后在消费伦理问题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奢侈与消费,代表人物是曼德维尔,他提出:是富人的奢侈消费给穷人制造了工作的机会。这种通过需求来拉动经济的思想后来被凯恩斯所继承,罗斯福新政就是采用了凯恩斯的思想。第二种,主张节约。例如,西方的重商主义,反对奢侈消费,认为奢侈消费影响了投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亚当·斯密虽然批判了很多重商主义中他不赞成的观点,但是他也认为,节俭是社会的恩人,而奢侈是公众的敌人。后来马克斯·韦伯在谈到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时候也提出,清教徒采取节约方式,把钱积累起来进行再投资,并且把赚钱作为上帝交给他们的任务,才促使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总之,西方近代社会的思想家虽然对节约还是奢侈持不同的观念,但是他们大都是从经济的角度论证问题的。

  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消费伦理观,例如在如何对待借贷消费上,中国人信奉“无债一身轻”,而美国人崇尚“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那个流传很广的关于“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的故事对中国人传统的消费伦理观念作了更多的否定性的评价。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这种评价也许要修改了。中国的消费不足和美国的过度消费,是消费的两个极端,都值得反思。

  鼓励消费与引导消费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显现,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如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减少金融危机的冲击,这是必需的。但扩大内需要真正落到实处,不仅需要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同时也需要思想道德的支持,是一个系统工程。假如政府为了扩大内需,给中低收入阶层加薪,但如果这些增加的收入不进入消费领域,而仅仅是从政府的账户转到个人储蓄的银行账户上,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必须鼓励消费。

  也有人提出鼓励消费会带来不少弊端,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但鼓励消费对拉动经济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我们不能抽象地谈论鼓励消费的利弊得失,而应将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评判。中国近几年来,消费率一直处在60%以下。2007年,我国储蓄占GDP的51%,消费仅占GDP的48.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80%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70%左右的比例,其中政府消费13%,居民消费只有35%。鼓励消费也是有客观数据支持的。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条件下,鼓励消费利大于弊,是必然的选择,不应该有所犹豫和动摇。

  这里所说的鼓励消费,当然不是指公款吃喝的消费,而主要是指居民消费。鼓励居民消费又是和引导消费结合在一起的。所谓引导消费就是从平衡经济与伦理角度出发,着眼于“适度消费”。

  如何来把握这个“度”其实是一个很难定量分析的问题。有经济学家曾经给适度下过一个定义,所谓适度就是高于最低的标准上面一点。但是它又是相对的,根据不同的人群,在消费适度方面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在我国消费群体中,相对于老年人的消费不足,青年人则消费过度,在消费对象中,文化消费则相对不足。所以,这里的“适度消费”既要刺激老年人的消费,也要遏制青年人过度的炫耀型消费,既要支持物质消费,更要鼓励文化消费。

  引导居民适度消费的同时,还有一个理性对待奢侈的问题。首先,什么是奢侈品?对于这个概念,人们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异,标准也是相对的。例如,三四十年前,彩电在人们眼中是一种奢侈品,而现在却是一种普及家电;大哥大在十多年前是企业老板炫耀身份的工具,而现在谁能说手机就一定是奢侈品。其次,对于奢侈存在不同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奢侈品消费败坏社会风气应予反对;另一种观点认为一概地反对奢侈,违反了消费民主。按照消费者主权理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一个自主过程,不能进行强迫。选择怎么消费、什么样的消费层次应该由消费者自己来决定。

  基于以上两种观点,我对于奢侈品消费的观点是容忍但不提倡。因为市场经济不能禁止消费者的自主消费行为。同时,在某些时候,富人的奢侈品消费行为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奢侈品在社会生活中泛滥,会对社会产生负面效应,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消费的背后还涉及种种社会问题,许多人正是从消费当中看到了社会的分配不公,从而产生了“仇富”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简单地说“yes or no”。 所以对奢侈品消费可以容忍,但不能提倡。当然在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特定情况下,对奢侈品消费的宽容也可以多些。

  (作者系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学海 00011 金融危机下思考中国消费伦理 周中之 2009-3-23 48256F32002924A64825756A002A9301[A5-周中之≈B1-丁ju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