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一台浙江冰箱的“下乡之旅”
· 一台浙江冰箱的“下乡之旅”
· 结婚“四大件”
· 下 乡
· 定 制
· 较 量
· 老家电
· 在路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老家电
  陈会敏夫妇配齐了家电,双方老人却还用着原来的老家电,至少现在还没有添置的打算。

  陈海军是村里最早买了家电的人。20年前,那时农村刚通电,陈海军就在郑州买了一台凯歌牌黑白电视机,“那时开封市都没卖家电的商店。”

  一台水仙牌双缸洗衣机在屋檐下晒着太阳,盖板上晾着一碗黄灿灿的玉米。十年前,这台家电进入陈家,一直服务到现在。“配件都买不到了,也不坏。”陈海军说。

  比这台洗衣机还老的家电都有。一台北京牌“光彩”彩电,自农村有彩电就买来了,到现在还能正常播放。

  在这台彩电旁边,是一台小彩电,那是陈海军的小儿子买来的。两台电视并排放在一起,可以同时看不同的台。

  陈会敏的娘家和婆家现在都不准备买家电。用陈海军的话说:“十几年的电视和洗衣机,不坏,能用,怎么换?”

  而陈会敏的婆家,经济条件刚刚“能吃饱”,更没有买家电的打算。

  家电下乡似乎对城市二手家电的下乡造成了“严重影响”。一位上海市民说,以前淘汰下来的彩电还可以几百元卖到农村。但由于家电下乡政策,去年他家的电脑和彩电加在一起才卖了240元。

  陈海军的主要收入来源于20多亩花生地,前几年每年都有三四万元收入。他盖得起房子,也就买得起家电。

  不过,金融危机对他的影响也不小。女儿和女婿以前在深圳打工,每年有几千元收入,今年干脆找不到工作,就呆在家里种地。

  花生的价格也跌了一半,如果不再涨回去,陈海军自己的经济状况也有点吃力了,“干啥亏啥”。亲家也只是“吃的有”。

  童军富说,农村市场由于销售渠道多元,居住分散,精确的统计难以实现。他自己评估,现在北方农村冰箱和冰柜的普及率在12%上下,南方农村高的在30%上下,平均20%,市场潜力非常大。

  “要是老陈家也开始买家电的话,至少还有几年好卖。”

  但这需要像老陈一家一样的中国农民收入继续提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老家电 2009-3-16 浙江日报000102009-03-16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