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在北纬79°俯瞰
· 八卦田
春色
· 读词问故
· 在莫扎特的故乡
· 对孩子,
别妄下断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读词问故
□陈 翥
  最初知道严蕊,是来自那首《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妇孺皆知,宋朝出了个李清照。却鲜有人知,在南宋也有一个才女,那便是人称“桃花仙子”的严蕊。或者是南宋的历史太沉重了,许多资料关于严蕊的记载,仅有寥寥数笔:严蕊字幼芳,天台人,一生坎坷,周密的《齐东野语》称其“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善逢迎。四方闻其名,有不远千里而登门者。”

  读词不多,这首《卜算子》却早已印刻在心,现在读来仍是心动。千百年前的红颜该是肌肤胜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而更多的是存在于想象中的一抹嫣红。严蕊,多好的名字,让人想到了独傲枝头的寒梅,抑或是高洁的雪莲,其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一段精彩的传奇故事。而严蕊被人记住,却是她的铮铮傲骨。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发生在宋孝宗淳熙年间,并牵扯到两个人。一是当时任台州太守的唐仲友,二便是当时以浙东常平茶盐公事的身份巡视台州的朱熹。有史家考证,朱熹垂涎才色双绝的严蕊,但严蕊却不喜欢他,和唐仲友多有交往,两人诗词唱和惺惺相惜。于是,朱熹以唐犯有“促限催税,违法扰民”,弹劾唐仲友。这个儒学大师更损的一招,是把严蕊关在牢里,逼严蕊招供。然而在严刑拷打下,严蕊绝不屈服。后来此案改为岳霖主审,严蕊便作了这首《卜算子》自陈身世。岳霖看后大为感动,于是放她自由,从此严蕊更是名声大震。在那个女人地位卑微的年代,一个青楼女子为了不玷污他人的清名,而宁愿牺牲自家性命,这是何等的重情重义,又需要多大的勇气?

  卢梭曾说过:“人生而自由,然无时不在枷锁之中。”这风尘就是严蕊心中的枷锁。“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悠悠的倾诉,淡淡的意境,没有惊艳处,却道尽了严蕊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身陷风尘未堕其志,生命的尽头逃脱不了死亡,那么以死全义,死又有何惧之?古人曾以“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形容女子的美丽,桃花伊人,伊人桃花,桃花与美人总有着特殊的关联。按照贾宝玉的说法,花有花魂。当年,严蕊因一首《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而被人称为“桃花仙子”。不过这桃花不是随波逐流的落花,亦不是一遭风吹雨打便陷入泥淖的残花,灿烂如花的容颜下却包裹着一颗坚贞不屈的心。

  往事如云烟,严蕊却并未被人淡忘,宛如一朵临风桃花,千百年后依然香如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读词问故 2009-3-13 48256F32002924A648257555002A6E6B[A1-章瑞华≈B1-章瑞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