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在北纬79°俯瞰
· 八卦田
春色
· 读词问故
· 在莫扎特的故乡
· 对孩子,
别妄下断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莫扎特的故乡
□周 易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听到莫扎特的音乐,我思念的云雀便会翩然飞临莫扎特的故乡——萨尔斯堡。一次奥地利之行,是那样的拉近了我与莫扎特的感情距离。

  记得那天驱车越过阿尔卑斯山来到奥地利的音乐之都——萨尔斯堡,已是下午四时许。这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城市,但罗马式的回廊和哥特式建筑,以及古老的修道院,圣玛利亚礼拜堂广场左侧那全球最大的喷泉,终与阿尔卑斯山的秀丽风光浑然一体。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萨尔斯堡,其之所以声名远播,是因为音乐,更是因为莫扎特。

  1756年1月,莫扎特降生在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有着极高音乐天赋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培养下,涉足音乐。从1762年始,他便与父亲和姐姐一起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1772年,16岁的莫扎特一俟结束漫游生活,便重新回到阔别10年之久的家乡萨尔斯堡,并在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由于不满严厉苛刻的管教,他毅然决定结束雇佣关系,独立自主前往维也纳,走上艰难的自由音乐家之路。

  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用在莫扎特身上,怕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因为除了天赋,不能不说莫扎特也是勤奋刻苦一族。诚如他自己所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莫扎特的人生故事让人崇仰,亦让人痛惜。崇仰,是因为他对世界音乐事业的巨大的无可替代的贡献。他奉献给人类众多至精至美的精神产品:歌剧22部,交响曲41部,钢琴协奏曲27部,小提琴协奏曲6部,并写下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痛惜,是因为其英年早逝,1791年,年仅35岁的莫扎特在贫病交加中去世,让人扼腕悲恸!

  听莫扎特的作品,不啻是一种消遣放松,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德沃夏克在谈及莫扎特时有句名言:“莫扎特就是阳光。”莫扎特的全部作品都阳光,其中有一束阳光又极具代表性,那就是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是1778年莫扎特应法国驻英大使之邀为其弹奏竖琴的女儿结婚周年纪念而写的。那高亢明亮的长笛,一声声像灿烂的阳光,霎时把阴霾一扫而光。听这样的曲子,你分明感到这早晨八九点钟的阳光,带给人的总是灿烂的希望,光明的信念。

  乐评家赵鑫珊说过:“当代世界需要莫扎特音乐来澄清和安慰,莫扎特音乐之所以能征服我们,是不是类似于我们渴望复得母亲心跳起搏的一种代偿性满足呢?是的,我们渴望莫扎特音乐,原是希望我们的心跳同莫扎特心跳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共振。”莫扎特的音乐不只是给人以快乐,更是寓做人之理于音乐旋律之中。据报道,美国纽约市的地铁结构复杂,人员混杂,成为纽约市犯罪率最高的场所之一。降低地铁犯罪率成了历任纽约市长头痛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朱利安尼市长在任内却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他只花了一年时间就使纽约犯罪率最高的中央地铁站的发案率下降了33%。而他使用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搬出奥地利古典音乐大师——莫扎特。朱利安尼调整了地铁站的背景音乐系统,开始24小时不间断地播放莫扎特的音乐。

  在萨尔斯堡,你处处都能感受到莫扎特的存在。从莫扎特故居到莫扎特广场,从莫扎特博物馆到歌剧院,从莫扎特巧克力球到莫扎特纪念邮票,莫扎特的气息弥漫在萨尔斯堡的每一个角落。莫扎特属于奥地利,亦同时属于全世界。因为莫扎特,萨尔斯堡每年有400多场文化活动在此举行,其中最重要的是萨尔斯堡艺术节。音乐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7年。那时由莫扎特基金会发起组织演出莫扎特音乐,不定期地举办音乐会,正式名称为“莫扎特音乐节”。直到1920年8月22日,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萨尔斯堡音乐节才形成。这个每年夏季为期六个星期的文化盛事,吸引了世界上最好的歌唱家、指挥家和乐团来到萨尔斯堡,将这个小城市变成世界舞台。

  华灯初上,我独自来到街头。一座高大的铜像突兀在了我的眼前。哦,这就是莫扎特的塑像,岁月丝毫没有抹去他的光辉。当莫扎特的目光与我相遇时,我内心涌起从未有过的激奋。因为,莫扎特音乐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全部——一切都在这里汇聚,融成一曲永恒的音乐之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在莫扎特的故乡 2009-3-13 48256F32002924A648257575000404E8[A1-章瑞华≈B1-章瑞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