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全国两会新闻·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医改,要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
· 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
· 一份建议背后的故事
· 加快推进社工职业化
· 稳定粮食产销 确保粮食安全
· 拒绝一次性木筷
· “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 经济越困难,越要勇担社会责任
· 第十届“浙江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确定
· 慢性病严重危害成年人健康
· 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是李大鹏代表不变的牵挂——
一份建议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周咏南 余勤
  “我今年提了两份建议,其中一份就是改善边远地区卫生院条件。我想为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看病难说几句话。”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大鹏,一见到记者,便打开了话匣子,言语间充满深情。

  “您这几年都在关注农村医疗问题?”面对记者的提问,他说:“说实话,只要我还是人大代表,我就一直要为改善基层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鼓与呼!”

  去年,新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李大鹏,提的第一份建议就是在乡村重建农村合作医疗站,让村村都有医疗点,解决农民看病难。

  今年,他的目光转向了革命老区。“我经常收到各种各样的求助信,但近期4封来自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泽城卫生院院长药瑞红的信,引起了我的格外注意。”

  他从文件袋里掏出一封求助信念道:“卫生院的病房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其中多间已成危房。医生还有职工好几个人挤在一个小屋里。医院设备简陋,连最常见的器械也没有,长期依靠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这些‘老三件’……全体医生最大的希望,是建一所宽敞的卫生院,添一些必备的设备,让村民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服务。”

  念着念着,李大鹏的眼眶湿润了。这封信,李大鹏在小组审议时念过。现在重新念起,他又一次声音哽咽:“我虽然没去过麻田镇,可我相信信中说的都是实话。”

  李大鹏经常到偏远农村调研。浙江经济比较发达,可在中西部山区,医疗条件跟城市的差距让他颇为忧心。“现在,农民最怕生病,一怕看不好病,二怕看不起病。”

  李大鹏说,最近两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受到高度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后3年内,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李大鹏说:“当时我一边听报告,一边把这些句子都划出来,心里头高兴啊!”

  今年,为改善老区及贫困地区卫生院条件,李大鹏又提出了4条建议。他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农民能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人人都得到及时、有效、价廉的医疗服务。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李大鹏就这样为城乡医疗资源均等化建言献策,留下了让人难忘的声音。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新闻·本省要闻 00003 一份建议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周咏南 余勤 2009-3-12 48256F32002924A6482575760049DE3F[A1-周咏南≈B1-李应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