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更合理看病,医患都要补的课
· 科学性和人文性
医改的“完善软件”
· 培养合理用药观念
· 看病也讲科学素养
· 一分为二看传统习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看病也讲科学素养
——“见咳必止”其实是错的
  就诊 “掌上明珠”往往让儿童医院的医生倍感压力。很多时候,孩子的病情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也没必要小题大做。但常有家长和医生为是否一定打点滴起争执。

  “家长怀疑的眼神让人很沮丧,他们一定要挂盐水,觉得前面服的药没有用。但是治病不是吃烧饼馒头,前面吃了五个烧饼,又吃了一个馒头,难道就说前面的烧饼不管用吗?”

  一位年轻医生对着记者摊手无奈,在他看来挂盐水副作用大,价格贵,说不定还会引起交叉感染。其实许多医生自己或孩子感冒时,一般会选用价廉物美的窄谱抗生素,或者只是多喝水,多休息,可是面对患者,却往往开出大处方来。这不排除有些是利益关联,许多是环境使然。“门诊时,我的少用药建议只有少数病人接受,一般都要那些学历较高的或在外企的上班族会听从我的建议。”王鸣觉得。

  “现在百姓知识水平高了,本来是好事,可是对医生指手画脚的也多了。”一位门诊医生感慨,很多患者,特别是高学历的年轻人,往往上网络查看自己的症状,一一对照,自我诊断,然后到医院来要求医生开这个方,做那个检查。在似懂非懂中“指导”起医生来,要说服他们,解释起来很费劲呢。

  作为儿保的副院长,俞惠民见多了许多心急火燎的家长爱子心切之下,医学知识不够的表现。比如一些年轻的家长发现孩子稍有发热,就在家庭药箱里找退热药,一定要迅速降温,方才心安,其实“发热是幼儿患病的常见症状,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一种临床表现。但是,发热并不是坏事,它能让体内血液循环加快,利于毒素排出,还能刺激免疫系统,提高免疫能力,使肝脏解毒功能加速,阻碍细菌生长繁殖。”

  “见咳必止和见泻必止也都是治病的误区。”俞惠民介绍,咳嗽也是对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而排出体外,起着清洁呼吸道并能使其保持通畅的作用。腹泻也一样,它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均可通过腹泻而排出体外。孩子的病情不能耽搁,生病了应该及时吃药,但孩子的用药与成人不同,应该松一点,普通一点”。

  在治病的观念上,总是有许多误区,让人们花了钱又吃苦头。比如把见效快放在用药选择第一位。其实正确的用药是,能口服治愈的不肌注,能肌注治愈的就不输液,可许多人就倒了过来,怎么见效快就怎么来。

  还有治疗上也是这样,细胞刀、绿激光等新的治疗技术运用,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支出。各类昂贵的检查,如CT、派克CT、核磁共振等高端检查越来越普及。不管病情如何,都特检特治特急。虽然这些新技术给病人带来福音,但是其中的一些过度使用,也带来不必要的浪费。

  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做了个心超,医生在诊断书上说是有某种先天畸形。慌乱的家长马上要医生开出CT检查单,以“仔细检查再找名医。”那年轻医生愣了一下,也开出了单子。可是找到的名医说,这种畸形没有关系,不放心最多再做个心超好了,他听说已预约了CT,大吃一惊,坚决要他去退掉,“不光是千把元钱的问题,而是CT的辐射量要大得多,人到没办法时才做的啊。”

  这些专家们都说,现在人们接受健康知识的途径多了,认识水平提高了,这是好事,但是,应该更多地增加人体和医学基础知识,增加配合治疗的能力,而不是自我诊断,越俎代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社会 00013 看病也讲科学素养 2009-3-12 浙江日报000132009-03-12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