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强化结构创新的战略转变
· “心有静气”与“坐怀不乱”
· 为饮水方式“申遗”
· 有关于南宋
富阳官纸的生产地
· 史学篇
· 【哲理漫画】
· 下一代互联网研发的中国路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饮水方式“申遗”
陈 益
  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于喝瓶装水。在堪称水天堂的江南水乡,人们也差不多忘记曾经是怎么饮水的了:盛夏,大汗淋漓时跑到湖边,双手捧起一掬清凉的湖水,滋润干涸的喉咙,顿觉浑身舒畅。苏沪交界处的一些古镇,如周庄、商榻、锦溪、莘塔盛行喝阿婆茶,历来是把河水(或天落水)存放在缸里,用明矾打过,再舀到瓦吊中烧开,泡出来的茶水才算是纯正的。用透出氯气的自来水泡茶,便觉索然无味。过去的这些饮水方式,衍生了许多独特的用具,诸如挑水的担桶、储水的缸甏、烧水的吊子,以及提桶、吊桶、木勺、盖碗等等。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水源洁净,还产生了不少约定俗成的规则。

  传统饮水方式,作为水文化的重要一环,为什么不该“申遗”?

  江南水乡,水是躯体,也是灵魂。人与水自古以来和谐相处。拱桥、驳岸、水巷、河埠,无一不是人与水合作的成果。纵横交错的河湖,舟来楫往,便捷交通,同时又是天然的蓄水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河湖勾画着水乡风景,又奇妙地调节着气候。源远流长的水文化给予我们的恩惠数不胜数。生活在水乡的人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乃至建筑、服饰、饮食风格,都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靠水吃水,在江南曾是一句实实在在的话语。然而,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涌入,使河水的清澈明净已不复可见。水面上到处漂浮着塑料袋和树叶,河底的淤泥越积越厚,农民却不再愿意用来肥田。在现代工业的潮流冲击下,世世代代生活在水边的人们,面临严重的水质性水荒,不得不为吃水而担忧。甚至自来水厂出来的水也难以保障饮用的标准,必须靠饮水机进行二次加工。即使这样,人们仍不放心,于是越来越多地饮用瓶装水。当“水质性水荒”亮出黄牌,人与水之间从和谐渐渐变得对立,传统意义上的水乡便将不复存在——这并非危言耸听。

  为传统的饮水方式“申遗”,也许能唤起人们保护水环境的良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为饮水方式“申遗” 陈 益 2009-3-9 48256F32002924A64825751F003F7FD2[A5-陈益≈B1-丁ju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