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全国两会新闻·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我省全国政协委员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
· 八分钟,为教育公平而呼
· “就业中间平台”亟待建立
· 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
· “你们会比我们干得更好”
· 我省今年将基本完成“十小”
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工作
· 务实之风显代表真情
· 动员女职工建功立业
· 农村人才 土地流转 乡村环保
·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
不断深化“平安浙江”建设
· 扎实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
· 为推进经济社会
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保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汪惠芳代表就大学生就业提出建议——
“就业中间平台”亟待建立
本报记者 周咏南 余勤
  眼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我省最近举行的一系列招聘会上,不少用工单位开出“工作经验”的招工条件,让众学子望洋兴叹。一边是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莘莘学子,另一边是企业急需“熟练工”,这种矛盾该如何解决?

  汪惠芳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在本次全国人大会议上,她将建议高校在本科生毕业后再设置一个“就业中间平台”,供毕业生“充电”,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就业能力。

  汪惠芳代表告诉记者,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员会组织课题组,对浙江大学等6所高校开展调查。数据显示,浙江高校的大学生遭遇就业难的比例为49.91%,预计今年遭遇就业难的大学生累计将达43.62万人。

  大学毕业生就业究竟难在何处?汪惠芳代表表示,的确有高校缺乏办学特色,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就业适应性差的问题。但同时还应看到,不能要求高校根据企业千差万别的需求开展所谓的“订单教育”。这是因为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宽与专、一般性与个性化的关系问题。

  为此,在高校与社会之间嵌入一个中间环节,即“就业中间平台”,也就是设置缓冲层,能够让毕业生进行角色转换,让他们不仅学到实用技术,而且能积累工作经验。汪惠芳代表说:“高校毕业生‘就业中间平台’能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岗前培训、企业订单式培训。它由政府、高校、中介机构、企业等组成。政府主要扮演管理、指导、协调的角色,高校提供部分师资和场地,中介机构发挥订单式培训和项目协调的作用,企业提供岗位和部分经费,并承担部分培训业务。”

  (本报北京3月4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新闻·本省要闻 00004 “就业中间平台”亟待建立 本报记者 周咏南 余勤 2009-3-5 48256F32002924A64825756F0028E612[A1-周咏南≈A1-余勤≈B1-李应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