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进一步加快推进依法行政
· 全面推进“十小”整治与规范工作
· “廉花”, 绽放之江大地
· 第三方机构处理医患纠纷
· 女企业家进校园送“创业经”
· 浙江电力公司为企业送“春风”
· 绍兴突围
· 杭州“阳光赛马”选拔市管正局级干部
· 小事·民心·大事
· 我省连绵阴雨仍将持续
· 心理是否健康
刷卡就可知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廉花”, 绽放之江大地
——我省廉政文化建设纪事
本报记者 余 勤 通讯员 胡海良 周 潇
  之江大地,朵朵“廉花”迎风绽放!

  从宁波“中国廉政文化网”、湖州“廉政文化进工程”,到民营企业廉政文化“红色走廊”、绍兴廉政越剧《一钱太守》……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反腐倡廉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新途径,着力培育具有时代特征、浙江特色的廉政文化,形成党风政风与社会风气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

  廉政文化的魅力既贵在持久,更贵在不断推陈出新。去年11月,省纪委等7家单位经过层层推荐评选和实地检查考核验收,命名12家单位为第二批浙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其中,宁波市“中国廉政文化网”的入选引人瞩目。该网设有“廉政时评”、“名人讲坛”等33个栏目,每天更新的信息达数十条。网站2005年12月开通至今,访问量已近2600万人次,来访量在同类网站中列全国第一。

  省纪委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该网站被评为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延伸了基地的范畴,拓展了廉政文化活动的开发度和群众参与度,成为廉政文化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廉政文化”的影响力,我省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洁教育的同时,还积极将“廉政文化”引进企业、工地。近年来,湖州市大胆探索,积极实施廉政文化“6+1”工程,把反腐倡廉宣传融入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领域,在工地现场形成了比质量、比安全、比廉洁的浓厚氛围。

  廉政文化是大众文化,廉政文化建设是薪火传承的事业,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走进杭州市古荡街道文华社区,小区内一条约100米长的道路两旁,一幅幅生动的漫画让人流连忘返。漫画下方写着“民德为本、官德为先”、“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等良言警句,如清风悄然间沁入小区居民心田。(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我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名人辈出,廉政文化资源丰富,2004年以来,全省先后举办中国(浙江)廉政故事比赛、中国(浙江)廉政小小说比赛、中国(桐乡)廉政漫画比赛、中国(浙江)鲁迅故里杯廉政杂文比赛等。去年10月,全国廉政文化大型绘画书法展览在我省展出,7万多人次观看了展出。不少观众留言说,这次展览名家多、品位高,观看展览既受到艺术的熏陶,更受到心灵的洗礼。

  人人思廉,事事促廉。绍兴新编廉政越剧《一钱太守》一经上演,就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一位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讲依靠群众反腐败,群众能参与的也就是写几封举报信。现在,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大大激发了群众反腐败的激情、热情,更为群众参与反腐败提供了最现实、最直接的途径和方式。清廉之风润民心啊。”

  (本报杭州2月25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廉花”, 绽放之江大地 本报记者 余 勤 通讯员 胡海良 周 潇 2009-2-26 48256F32002924A6482575680054790E[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