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危机的二重性
· 呵护太湖
· 帮扶“春雨”润人心
· 椒江江山种粮大户干劲足
· 以整改实效服务于民
· 九大重点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 慈溪土地流转模式引来关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省请专家“搭脉”——
九大重点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吴妙丽 实习生 韩春丽
  2月21日,杭州新世纪酒店迎来了一批省内外专家,由省经贸委组织召开的我省工业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规划论证会在这里召开。

  目前,省经贸委正在编制纺织、轻工、装备制造、医药、建材、汽车、船舶、冶金、石化等九大产业的转型升级规划。这九大产业是我省的重点产业,纺织业产量和销售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医药、轻工、造船业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四位,石化居全国第六,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越来越大,很有发展潜力。

  这些产业能否在今后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关系到浙江经济未来的竞争力与地位。

  把握产业调整的关键:保重点,抢空白

  装备制造业是我省在工业转型升级中重点培育的产业之一。来自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的翟东升处长,不久前参与了国家相关规划编制工作。他建议,浙江的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一定要扬长避短,立足本省优势,并对这些优势做深度挖掘。比如,大型发电设备和农业机械不是浙江的强项,浙江的优势在于基础零部件、轻工机械等。别看零部件产品不大,但对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质量提升都有着重大影响。

  翟东升透露,此次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对基础件的发展更加重视,将以发展主机带动相关零部件发展转为主机与关键零部件共同发展。这是值得浙江关注的信号。同时,出口也是浙江的优势。能否按照国家的规划,专门针对零部件等优势领域以及如何促进出口等方面作出一些更具体的规划?这是保重点的策略。

  同时,翟东升建议,要想知道我国还比较薄弱的领域,查一查每年海关进出口的清单就一目了然。比如,工业自动化领域就是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全国规划有70多条,市场非常大。这些都是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浙江要努力去抢占市场空白。

  “要实现装备制造业持续、跨越式发展,当务之急是坚持改革,自主发展,其中重点是自主创新。”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泽飞强调,装备制造业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自主研发,尤以产学研合作特别重要。他认为,当前我们的企业在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系统优化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只能做工作量的大部分,却获得价值量的小部分。他建议,规划要重点强调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也需要各方面配套政策支持。

  转型升级规划千万不能搞成技术改造规划

  纺织业作为浙江传统的优势产业,其转型升级规划也引来专家们的热议。

  “浙江纺织业市场化程度高,品牌经济效益显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主任孙淮滨话头一转,“但是,受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纺织业发展势头明显放缓。这也促使纺织业自身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当前特别要注意的是,转型升级规划千万不能搞成技术改造规划,不仅要重视技术的力量,更要重视品牌的建设。”

  “我要为化纤讲句话。”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理事长郑植艺说,“浙江化纤业技术起点高,品种齐全。但在这份纺织行业的规划草案中,我用五个字表述就是‘兴奋度不够’,也就是化纤的地位被放低了。我觉得浙江纺织业要注重突出自身特色,主抓化纤业,重点抓高新技术纤维。今年2月4日公布的纺织业振兴规划就明确提出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浙江的化纤业要注重发展高端市场,不要单单瞄准中低端。”

  “要充分重视信息化在纺织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多扶持一下,鼓励企业实现全面信息化。以商贸模式为例,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商贸模式,不仅加强企业的信息沟通能力,还降低了交易成本。”浙江大学教授郭丰吉的观点得到大家一致认同。

  据介绍,九大行业转型升级规划将吸收专家的真知灼见,进一步完善后出台,成为我省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科学指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九大重点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吴妙丽 实习生 韩春丽 2009-2-23 48256F32002924A64825756500414147[A1-吴妙丽≈B1-蒋一娜] 2